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养生保健 >> 正文  

蚊子致病水平排行 花蚊子不易传播疾病

经常是抓破了也难解其痒。另外,被咬之处的痒感往往还会持续2-3天,每天都要痒一阵、抓一阵才能罢休。 “事实上,白纹伊蚊咬人并不比淡色库蚊狠。”张勇博士说。

  从医学角度说,蚊子叮人时会给你“注射”一种叫甲酸的物质,也叫蚁酸。蚁酸进入人体,体内免疫系统就会立即释放出一种名叫组织胺的蛋白质来对抗,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被叮部位的过敏。此外,血液流向被叮处以便加速组织复原,组织胺就造成组织肿胀,皮肤上就会起包。

  第一次被蚊子叮,人体第一次接触这种异物反应会强烈,叮的次数多了就慢慢适应了,反应也会减小。

  淡色库蚊是城区优势蚊种,几乎所有人从小都有被它叮的经历,感觉就不那么强烈。白纹伊蚊增多只有两年,人被它叮的几率还小,被叮后就会感觉特别痒,所以也就感觉“花蚊子咬人厉害”。

  另外,被叮后感觉的强度,与每个人的免疫反应也有关系。目前,本市居民被白纹伊蚊叮咬腿部后,最严重的肿起的包大如拳头,并且经过一周的治疗才痊愈。

  目前花蚊子不传染登革热

  本市城区内的白纹伊蚊数量增加,会不会造成由蚊子作为媒介的传染病增多?

  对此,张勇博士表示,目前,本市发现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三种,和肺结核、艾滋病、狂犬病等一样,都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根据市疾控中心近年来的监测发现,其发病数量并没有对北京造成威胁。

  虽然白纹伊蚊的数量在增加,但其传染疾病的途径与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是一样的,传染疾病的能力和其他两种蚊子相比也并不突出,因此,本市蚊子种类的比例虽然正在变化,但不会由此带来蚊媒传染病发病数量的升高。

  蚊媒传染病发病情况

  登革热 每年10例以内,属输入性病例,也就是患者在广州、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地区染病,到京后发病

  疟疾 同样属于输入性病例,由于本地没有此类病人,蚊子叮咬不到病人也就无法传播,所以本地发病数量极少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多为本地病例,但属于散发,今年6月份以来,流行性乙型脑炎都没有进入本市乙类传染病监测前5名

  小窍门

  买驱蚊产品要看“避蚊胺”

  夏季出门或是家有婴幼儿,购买驱蚊产品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防蚊产品主要有花露水和驱蚊液两类,多以纯植物提取、无毒副作用为卖点。

  但是,植物提取液防蚊、驱蚊并未得到试验证实,实际上,保证驱蚊效果的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如果产品成分表中没有避蚊胺,一般都不能起到防蚊、驱蚊的效果。

  此外,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产品,涂在皮肤表面上后一般只能维持4-6小时,少部分可以达到8小时驱蚊,并不能持续一天或一夜,所以涂抹后要注意及时补涂,否则就会因驱蚊失效而被叮咬。

  小常识

  蚊子不论品种触角没毛就叮人

  “我们都知道,蚊子分雌雄,只有雌蚊子才叮人,而雄蚊子是不叮人的。”张勇博士说。如何分辨哪只是靠吸食植物汁液或露水活着的雄蚊子,哪只是吸人血的雌蚊子,最关键的就是看它们的触角。

  雄蚊子的触角是毛茸茸的,上面生着一圈轮毛,一看就是密密的一层,而雌蚊子的触角轮毛短而稀疏,肉眼看上去就是光秃秃的两根。

  因此从触角上看,很容易分清正在你身上趴着的是雌蚊子还是雄蚊子。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贵州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深圳一名公交司机疑似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鲜榨果汁可能传播致病菌
    转基因蚊子 放飞 以后
    科学家用细菌改造蚊子终结登革热 居民
    思念公司回应致病水饺事件 称7月份已下
    中国专家首次发现银屑病致病 元凶 
    溏心鸡蛋不能隔夜吃 怎么煮鸡蛋杀死有
    看病须知 白大褂上或藏有危险致病菌
    孩子退烧后吃太饱可导致病情反复
     乙脑 多发季节 蚊子是主要传播者
    高温潮湿环境易滋生致病菌 盛夏防食物
    哪些群体易被蚊子叮咬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