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养生保健 >> 正文  

揭秘藏医保健食品 酥油补肾养精润肤

  □ 元旦尖措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和 暖风带,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由于这独特的地理 位置和气候特点,构成了西藏藏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在广袤的西藏高原,糌粑、酥油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等历来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因此我们 说,营养尤其是充足的营养,是生命开始发展至成年时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说,生命的开始和发展都孕于营养之中,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作为物 质基础。

  肉类:藏族人民主要以牛、羊肉、奶类制品为主,在冬季主要以肉类为主,夏天却食用大量的酸奶、鲜奶,加以少量的糌粑。但牧区群 众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在西藏的一些城镇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及酥油热量很高,这对于生活在高海 拔而寒冷区的人们来说有利于人体抵御寒冷。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 

  酥油:是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它是一种粗制的奶油,与内地黄 油相似,是从牛奶中提制的奶油制品,含脂肪约80%~90%,还有不少维生素A,每两酥油约可供给热能400多卡、维生素A200国际单位。藏族人民对酥 油的食用法主要是打成酥油茶,逢年过节也用其炸制食品等。在西藏大小寺庙内长年不熄的灯也是用酥油来作燃料的。另外,酥油可使精液增多,润泽气色,精力充 沛,增加热量,使皮肤不至粗裂。

  牛奶:牛奶也是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牛奶除制成酥油、酸奶、奶渣食用外,人们也食用鲜奶。每 两鲜奶含蛋白质1.8克,脂肪1.8克,乳糖2.4克,热能33卡,维生素A90国际单位,维生素D0.2~2国际单位,及其他一些矿物质与维生素,故牛 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藏医学认为牛奶在消化过程中属苦味,含油脂,它使人活力增加,使面色红润,皮肤有光泽,增加黏液,治疗胆汁及气类疾病。特别是奶牛的 奶是一种活力素,它兴奋人的脑力,刺激并使奶水增多,可消除疲劳,治疗眩晕、中毒、咳嗽、过度口渴、饥饿等。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降低人体胆 固醇、甘油三脂和调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骨骼密度,减少人体脂肪并改善肌肉组织,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所以牦牛奶是理想的绿色健康食品。 

  饮料:一般来说藏族人民主要的饮料有酥油茶、清茶、甜茶、鲜奶和青稞酒等。而其中的酥油茶、清茶除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食用的饮料。酥油茶 与甜茶分别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叶、盐、白糖制成,由此可见,酥油茶与甜茶都是一种具有茶功能的营养品,从营养学角度讲酥油可补充热能与维生素A,而甜 茶还可补充蛋白质和其他一些营养素。在更早的《四部医典》中,也提到茶对于治病强身的功用。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具有医疗保 健作用。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满足藏人的认识 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公元6世纪,藏餐的烹调技术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吐蕃因与中原内地和中亚各国通 商,大量烹调原料和技法传入西藏,使西藏的烹调技术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藏汉两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博食和养食。博 食,即烹调用的原料品种繁多,遍及粮食、畜乳、蔬菜、瓜果等门类;养食,指“医食同源”,“药膳同功”。这充分说明当时的西藏医药事业在食补方面也有了长 足的发展,《四部医典》给人们展示了西藏烹调原料的丰富资源,并从医学理论上阐述与饮食有关的上千种本土植物、动物、矿物细化药理功效。通俗地说,就是告 诉人们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以及怎样吃;二是中西雅食文化的进入,使西藏药膳制作渐渐兴起,为西藏饮食烹调理论奠定了基础。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揭秘医患纠纷 医生怕医闹 不愿做高风险
    揭秘食物消化时间表
    揭秘哪些时刻喝酒最伤身
    揭秘从内脏排出的臭气 人最多1天可放1
    揭秘大脑的20个秘密
    揭秘黄曲霉毒素的真相
    揭秘开车时最危险的小动作
    揭秘最有效养生的五个时间段 组图 
    揭秘人际交往四个小技巧
    揭秘百岁老人的长寿秘方
    揭秘百岁老人长寿秘笈
    揭秘心率隐藏的健康信号
    揭秘京剧大师梅兰芳饮食养生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