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
有学者将以上8条概括为“七无”,即无社会责任感、无道德观念、无恐惧心理、无罪恶感、无自制力、无真实或真正情感、无悔改心。
按照“七无”标准看,胡益华很有可能是反社会,因他无道德观念、无恐惧心理、无罪恶感、无自制力、无悔改心,甚至也无真实或真正情感,因他的日记中很少有情感流露。
美国精神病学家Cleckley用了一生时间研究反社会人格,最后将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归纳为以下16条:
1.表面迷人和良好的智力;
2.没有妄想或者其他荒谬的思维障碍;
3.没有其他精神病、神经症的症状;
4.不可靠,没有责任感;
5.不真实、不忠诚;
6.没有悔过或自责的心理;
7.反社会行为缺乏充分的动机;
8.判断力差,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9. 病理性自我中心和不能真正地爱和依恋别人;
10.缺乏主要的情感反应;
11.缺乏洞察力;
12.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不协调;
13.无论是否饮过酒,都出现古怪而令人讨厌的行为;
14.很少有自杀行为;
15.轻浮而不正当的性生活;
16.对生活没有计划和长远打算。
这16条特征被称为“Cleckley标准”,被奉为诊断反社会人格的权威,按照这一标准,胡益华还不是特别典型的反社会人格,例如目前所知,他没有“轻浮而不正当的性生活”。一般而言,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超不过1年,而胡益华有过维持多年的亲密关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