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看来要想获得长寿,就算是皇帝,在美酒佳人面前也要有所节制。
孙思邈:用一根羽毛调整呼吸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他长期坚持养性、调气、导引和体疗相结合的全方位养生,所以,百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著书立说。其中,他使用的一种用羽毛调气法,很有趣、也很有效。调气,即调呼吸,将呼吸调得极细极微。“和神导气之道,要有密室,闭户安床,床褥温暖,枕高二寸半,平身仰卧,双目垂帘,半睁半闭,细细呼吸,将鸿毛(很轻的羽毛)放于鼻下而不动,继续调息三百个呼吸,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锻炼,功夫自然精进”,而获延年益寿之效。
苏东坡:创立简易保健操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生坎坷,身处逆境,官场失意,却能从容不迫,泰然处之,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他在总结前人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简易的保健操——香泉功。
香泉功是调息、体疗相配合的功法,包括步息功、卧息功、爬行功和桥功四部分。步息功是行路与调息相合,通过缓慢步行,配合细微呼吸,达到吐故纳新作用。卧息功是卧功与调息相合,利用卧功,细听呼吸,诱导入睡。爬行功是锻炼四肢和躯干的功法,四肢微微支撑,平地爬行,来锻炼四肢、胸肌、腹肌和腰背肌。桥功则是通过上跷十指、提肛、抬臀来锻炼腰、腹、胯、肛等的整体健身功。老年人可选择步息功、卧息功和桥功进行修炼。(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夏翔)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