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真正处方药是不做广告的。还有一些保健品,虽然有一些作用,但要看是不是真的值得服用?如天曲,宣传说上天了就比地上安全。天曲是一种红曲发酵物质,含少量洛伐他汀,有一些降脂作用,但问题是值不值得自费花上万元买这个药吃?所有他汀都有类似的更好的,且都在医保里,价格并不贵。还有宣讲维生素预防心血管病。维生素、微量元素很重要,但服用维生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没有根据。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可能更安全、更有效。另外,不少人认为要定期输液,稀释血液预防血栓,这也是最荒唐的,输的不是糖就是盐。
关于抗高血压药物。60年前,没有降压药。无数人因高血压而去世。随着技术进步,近60年有大量的降压药出现。从提取萝芙木、合成利血平、利尿剂、α、β-受体阻滞剂到单片复方制剂。对任何降压药,能降低血压是“硬道理”。上百项高血压随机临床试验主要结论:降压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下降本身。无论用便宜药还是贵的药,高血压患者只要把高血压降下来,就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收缩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5mmHg与不用药或安慰剂相比,最显著的效果是脑卒中减少40%。
要做到降压达标,我强调两点:
第一,早用复降片(单片复方制剂)。复降片是中国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匡教授在查房的时候提出的,将多种降压药做成一片,一口水,一片药。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两三种甚至更多种的药物,才可以把血压控制在140/900mmHg以下。同样药物剂量加倍,降压效果微乎其微,仅降2-4mmHg。而且倍增剂量、倍增价格及增加药物副作用。两种不同药物组合,降压效果增加10-12mmHg。而且不同降压药的副作用是互相抵消的。但是,不同的药每天服用的次数剂量都不同,有的吃两次,有的吃三次,有的吃半片,有的吃四分之一片,非常容易漏服。服药片数越多,次数越多,越容易忘服漏服。我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医疗流程要优化简化。优化是找出最好的组合,简化就是一口水、一片药。高血压是“宁忘一顿饭,不忘一顿药”的疾病。所以提倡一口水、一片药,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大量国内的制药企业都在生产复降片。因为复降片效果快而明显,增强了信心,也避免来回换药,也有利于坚持服药。
哪些患者需要单片复方制剂?初发的血压升高不明显的病人,可以先用单一药。已经用的单一药物效果不好,不要把同一种药物加量,最好直接换复降片。初诊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6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应直接选用复降片。
第二,效不更方,坚持用药。有些患者认为吃了几年药,是不是副作用积累,疗效降低耐药?如果你吃了三年没感觉到副作用,而且疗效很好,就证明你吃的是最可靠的降压药,不要随便换药。
降压药是百花齐放,但降脂药是一花独秀。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可以降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不增加癌症,只有他汀药,其他药都是唱配角。所以一定要拉起他汀的主线。
他汀的作用要从胆固醇和冠心病的关系说起。我们知道,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兔子是吃植物性食物的,不吃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不吃蛋黄,所以兔子不得冠心病。俄罗斯科学家为了研究冠心病,把兔子分了两组:一组喂常规的植物饲料,一组人为的喂蛋黄、猪油和胆固醇这类食物。喂蛋黄猪油的兔子,4周后胆固醇明显增高,8周后动脉粥样硬化,12周后个个得了冠心病。这是动脉对比照片。
人也是一样的情况。在美国波士顿弗洛明翰做的研究:血胆固醇增加1%,未来得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2%;而只要降低胆固醇1%,心肌梗死的危险减少2%。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如何看血脂化验单。化验单有很多项,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面,要重点关注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这张化验单中,总胆固醇是“主犯”,甘油三酯是“从犯”。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低了不好,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高了不好。到目前为止,没有升高“好”胆固醇的药物。现在最有效的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他汀的作用最主要在于降低“坏”胆固醇。中国老百姓中甘油三酯升高常见,甘油三酯增高主要因为主食、甜品摄入过多。甘油三酯增高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但目前证明最大的危险是坏死性胰腺炎。
人血液中的胆固醇是哪儿来的?一是从饮食中摄取,通过小肠吸收;第二个来源是肝脏合成。肝脏合成胆固醇的时间,集中在睡觉前后的2-4小时。他汀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药,因此他汀药物应该在晚饭后睡前吃,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肝脏合成胆固醇最活跃的时段。还有一些药物是减少胆固醇肠道吸收的,但证据还不够充分,目前他汀是证据最充分的降脂药物。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