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
如果乳房有疼痛感,且这种疼痛是长期固定的,这个时候要就诊。如果这种疼痛是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来例假之前,乳房出现肿、疼,肿疼的感觉,经期之外,这种肿疼就消失了,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生理性的变化,这种没有多大的意义。
哪些因素易诱发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与伴随女性一生的雌激素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存在不少婚、育、性方面的危险因素。
1、月经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危险性是初潮年龄大于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2、婚育、哺乳
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25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者,乳腺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或只用一侧乳房哺乳的妇女,也可能对乳腺癌症的发生会产生影响。因此,妇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畅,对乳腺癌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如果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易导致乳房积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性生活
夫妻间性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乳房的生理健康。近年来,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国内一项专门调查发现,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中,有86%的人性生活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女性如果总是有性兴奋而不能达到性高潮,身体就会感到极度不适,未能释放的性张力很容易演变成痉挛和疼痛,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及病理上的“郁结”,导致乳腺组织的病变。而对乳腺癌患者个性心理特点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显示,乳腺癌症患者的抑郁与愤怒内泄程度,比健康人高。
4、人工流产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如何预防乳腺癌
合理地调整饮食的确能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加拿大的癌症专家指出:妇女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方法是:少吃肉类,多吃谷物、水果和新鲜蔬菜。此外,经常食用一些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食物,以及富含多糖、树胶和植物黏胶的食物,也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喝红葡萄酒可预防乳腺癌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红葡萄酒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减少乳腺癌发生的可能。
每天喝牛奶预防乳腺癌
《国际癌症杂志》发表了挪威的一项研究,研究员花6年时间随访了48844名年龄在34~39岁的未绝经妇女,在排除了年龄、生殖能力、激素水平、身体质量指数、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每天喝超过3杯牛奶的女性,罹患乳癌的几率可以减少一半。研究员认为牛奶的防癌效果要归功于牛奶中的抗癌因子,如钙、维生素D和共轭亚油酸。
运动有助预防乳腺癌
美国《癌症》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对于绝经后妇女,散步、骑自行车等休闲运动可以预防乳腺癌。荷兰研究员对62,000名55岁以上妇女进行了为期8年的随访,内容包括她们的饮食习惯和癌症发病风险,并且收集她们平时休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数据。研究结果发现,每天散步或骑自行车加上其他家务劳动时间超过90分钟的妇女较少患乳腺癌,不做运动或家务劳动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没有改变。研究员认为体育运动是少数可更改的乳腺癌保护因素之一。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