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得了胃病,也有一部分患者通过胃镜检查时确实发现有浅表性胃炎。但这些患者吃药治疗后,"胃病"还是进一步加重,拖到病灶已侵蚀到周围的血管时才发现是胰腺癌,此时往往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甚至丧失了手术的机会。
林丽珠认为,胰腺癌虽然潜伏性强,但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密切留意身体的变化,再通过B超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查也能及早诊断。
她提醒,经常出现类似"胃病"症状,当作"胃病"久治不见效时,一定要到医院仔细检查,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特别是存在以下症状者,更要尽早到医院做排查:
1.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疼痛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多为绞痛或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躺下及夜间睡觉时有加重迹象,一旦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有所减轻。
2.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胰腺癌发展到某一阶段,患者可出现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可伴有皮肤瘙痒。
3.食欲不振、体重进行性下降:乏力与食欲不振在胰腺癌患者身上较为常见;另外,约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显著的体重下降。
治疗:手术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方法
王捷介绍说,胰腺的解剖位置深,也直接导致了胰腺癌的手术难度高。"粗略地说,胰腺可以被分为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分。胰腺头部的解剖位置复杂,与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等结构纠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开。"
据了解,无论何种手术,都对医生是个极大的考验。但王捷同时表示:只有手术才有可能治愈胰腺癌,有手术机会的病人一定要争取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一旦胰腺癌发展到晚期,便会侵犯神经,给病人带来极难忍受的疼痛,而目前还没有任何止痛药可以缓解这种疼痛。而如果侵犯了神经,那么多数病人都丧失了手术机会,临终时会极端痛苦。"王捷提醒说。
林丽珠表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疗效。她介绍,临床上胰腺癌常常表现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症候,属虚者多见脾胃气虚或气血两虚,属实者多为气滞、痰湿、淤毒。若能辨清病证,灵活采用健脾理气、化痰祛湿、祛淤散结等治法,可有助于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祛病延年。
预防:别暴饮暴食 及时缓解压力
虽然胰腺癌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临床观察发现,其发病除了与环境中的致癌物有关外,还跟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千万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多地进食辛辣刺激、咸而不鲜的食物。"林丽珠指出,"中医认为,情志不遂、内伤七情,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可诱发癌症。"林丽珠提醒说,日常除了要注意饮食、劳逸结合、经常锻炼提高免疫力之外,还要培养良好的心态,及时缓解生活和工作上出现的各种压力。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