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低价招标争议 基本药物成药企 心腹之患

  “我们现在基本放弃基本药物。未来五年,我们以药店价格体系限于医院招标价格体系,并以此构建企业的整体价格体系。”8月20日,在2011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报告会上,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楚表达了对非基本药物市场的看法。

  除了白云山,早在2009年年末,国家基本药物正式开始地方招标仅半年后,同仁堂、双鹤药业等国内一线医药公司纷纷暂停供应。目前,“最低招标价”正在全国蔓延,基本药物已经成为医药制造企业的“心腹之患”。

  “基本药物全国统一定价或将有望解决基本药物最低招标价给医药工业造成的巨大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朱恒鹏认为。

  国家发改委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已分别于8月11日、12日在京召开了统一定价座谈会,目前正在国内主要医药企业调研,广泛征集全国统一基本药物价格的意见。

  此举意味着发改委已经将统一基本药物价格事项列入日程表,有公开消息称,年内或将试行41个基本药物品种。

  放弃基药?

  低价中标的另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是,廉价药断档在全国各地屡屡上演

  去年底即传出的基本药物全国统一定价已经成为焦点。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一些地区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的结果,甚至出现了“每袋12片牛黄解毒片标价仅1毛钱,每片1分钱不到”,“500毫升大输液价格不到1块钱”的极端现象。

  在业界称之为“药价虚低”。 “非正常的超低中标价格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和品牌伤害,导致注重品牌的大医药企业不得不放弃无利可图的基本药物竞标。”朱恒鹏认为,“这与安徽省推行的最低价中标的制度有关,目前全国已经有12个省市在实行这一模式,并且还在被更多的地方政府效仿。这种模式的结果是,企业虽然药照卖,但利润急剧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利润增幅急速下降。全国医药制造业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03%,达到6563.31亿元;累计利润总额达656.68亿元,同比增长21.67%,但与2010年同期37%的增幅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增幅回落了15个百分点。

  其中,医药类上市公司前五个月的利润总额增幅为18.5%,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69.2%,出现了50.7个百分点的大幅回落。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今年下半年,医药销售仍有望实现超预期

  增长,将达到27%-28%之间,而利润增幅将呈现明显下降态势,预计在15%-16%之间。

  此外,低价中标的另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是,以往的便宜药现在都从医院里逐渐消失,连一些常见药老百姓都买不到了。今年以来,廉价药断档在全国各地屡屡上演。

  据朱恒鹏研究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两年,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一品一厂一规、零差价销售,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定岗定编定工资,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医生进行绩效考核。

  “实际结果是,医疗机构依然和过去一样卖药,其收支版本为30%国家版基本药物+40%地方增补基药+30%非基药。”朱恒鹏说,“而低价中标者亦只是改变卖药盈利模式,不是靠原来合法的批零差价,而是靠返点和回扣。”

  “若基本药物统一定价,意味着现有的基本药物招标将以经济技术作为能否中标的依据,强化质量,大的医药制造企业将获得更高的中标机会,才会推进整个行业优胜劣汰发展。”国内一大型医药上市企业人士认为。

  统一定价是福是祸

  “国家应建立一套统一的、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据发改委信息,对多次招标、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的基药品种,将由国家统一制定销售价格、确定统一定价。

  但是上述药企人士表示,现在虽然基本药物统一定价预期很强烈,统一定价对医药工业企业是福是祸尚难定论。且不说目前作为试点的药品只有几十个品种,比例非常低,要实现基药全部统一价格,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此外,长期来看,目前对于基本药物统一定价的基调尚难定论,是从高定价还是从低定价,发改委并没有表态。如果全国统一定价后采取从低定价的原则,则可能参照目前的较低中标价,意味着国家追认了目前的中标结果。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框架未定 招标制度掣肘基药统一定价
    福建药品集中招标分组议价引争议
    劣质低价玩具横行 儿童身边危险炸弹
    业内人士称市售低价现磨芝麻油多由香精
    调查称低价月饼减量减重或用低值原料制
    重庆药企质疑药品招标流程状告当地卫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