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两例死亡病例都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血液化验样本含格兰氏阳性细菌,表明有败血症。
抗药增强,敏感药失效。原来猩红热链球菌对红霉素十分敏感,变异后产生了抗红霉素的能力,红霉素治疗失效。
水痘开路 乘机入侵。新近猩红热死亡儿童出现水痘和猩红热双重感染,水痘疱疹破溃,无疑增加了猩红热入侵的渠道。
错误依赖麻疹疫苗。目前还没有猩红热疫苗,可不少家长错把猩红热当成麻疹,以为麻疹疫苗可防猩红热。这是误解。麻疹是病毒,猩红热是细菌,两种不同的病原体哪里会有通用疫苗?千万不要以为打了麻疹疫苗,就可防猩红热了。
怎样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幼儿园发生猩红热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病的孩子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孩子。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孩子。
如何用药就医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根据近年来疫情的周期性特点,2011年猩红热疫情正处于高发年份,报告发病水平较高。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一、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三、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四、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