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两次手术 肛门功能将和正常人差不多
本报讯 (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马军)男婴一出生就发现天生没肛门,因无钱医治亲生父亲忍痛将其送给工友阿英,承诺如果阿英设法救活孩子就归其抚养。阿英夫妇都是打工一族,结婚多年无子,很想养大这个孩子,但3万元的手术费也难倒了他们。经过本报报道(详见本月9日A6版),热心读者纷纷向男婴捐款,短时间内筹得过万元,解决了首期手术的费用。昨日,男婴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顺利康复出院,回家等待3个月后的第二期手术。
读者捐款过万元救助
初生男婴没有肛门,父亲阿富是湖南籍农民工,无钱医治忍痛舍弃,将孩子交给福建籍工友阿英,承诺阿英把孩子救活后就交给她抚养。阿英夫妇于今年7月
8日把男婴送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救治,事不宜迟,医生当天就建议孩子手术,虽然不确知孩子手术救治后能否合法地归其抚养,阿英和老公还是冒险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先天肛门闭锁需要进行三期手术,总费用3万元左右。阿英夫妇结婚10年无子,很想收养这个孩子,但他们都是农民工,一下子凑不齐这么多钱,而男婴又急着手术,怎么办?幸好男婴的不幸遭遇经本报报道之后,不少热心人士慷慨解囊相助。
阿英把她收到的捐款都一一记录下来:7月9日,一名不留名的先生送来了1500元;7月11日,来自顺德的一家三口到医院看望男婴,留下4000元;7月12日,一名自称某佛教协会代表的男子带来该协会捐的5000元。阿英合计了一下,共10500元。
3月后还需再次手术
昨日男婴经过一期手术后康复出院,手术过程顺利,孩子恢复得不错。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外科部副主任余家康介绍,由于男婴肛门闭锁的地方里原本应该有肛门的地方有点远,手术需分三期进行:首期进行结肠造口,接一个外置的袋子装排泄物,暂时解决男婴排便问题;二期手术再造一个肛门;三期手术把结肠造口封闭,正式启用再造的肛门。如手术顺利,男婴长大后的肛门功能和正常人基本一致。
“我们非常感谢这么多热心捐款的人,没有他们这个孩子救不回来。”阿英特别委托本报记者感谢捐款的热心读者。首期手术花了8000元,用了捐款还剩
2000多,外加自己交的3000多元,目前仍有5000元存款在医院,以备3个月后的二期手术。阿英说,二期手术要花1万元左右,不够的钱她在剩下的3
个月内尽量打工挣够。
手术之前,阿英夫妇曾顾虑如果男婴治好了,亲生父亲阿富会否改变主意?
前日,阿英特意又给还在湖南老家的阿富打电话,阿富依旧坚持把孩子给阿英的承诺。不过,将来若要正式合法收养男婴,还有很多繁杂的手续,不一定能顺利达成。尽管如此,阿英还是铁了心照顾这个男婴,她说“这是我和这孩子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