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药市连遭四波涨价潮 六成中药材将高价位运行

、流通渠道混乱、缺乏药材储备体系等问题在作祟。

  信息导航缺失,产销极易失衡。多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的分散生产存在一定盲目性,造成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受三七价格回升的影响,文山州2010年新植一年七16166亩,比2009年增加42.68%。“三七价格就像坐‘过山车’,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明年应该扩大还是减少种植面积。”种植户王发云对此非常无奈。

  中间环节过多,损害供需双方利益。在昆明市一家大型连锁药房里,记者发现60头三七的零售价格为1100多元/公斤,而在300多公里外的产地文山州零售价仅为350元/公斤,价格悬殊令人咋舌。贾海彬分析,一斤药材从产地到药企和消费者手中大约要经历8至20个中间环节,药材价格的一半以上都是流通成本。同时,中间环节价高时药农手中无货,价低时药贱伤农,产区和消费之间的对接存在极大信息障碍。

  药材储备不足,市场调控难度大。记者调查发现,为满足生产需要,大多数制药集团、饮片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中药材储备仓库,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云南白药、天津天士力等纷纷在云南、陕西建立了药材GAP基地。但相比企业来说,政府在调控方面捉襟见肘。四川省中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廖明超说:“过去四川有7个国家直属的二级站,专门负责中药材储备,能够保证全国半年的使用量。现在这些站都撤了,全部交由市场来储备。

  警惕游资炒作破解行业积弊

  多位中药材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交易量和人气指数上来看,目前中药材价格还在高位运行。根据今年种植面积和自然灾害分析,12月之前将有40%的中药材价格将趋于回落,金银花、板蓝根、家种黄芩、连翘、白术价格在年内都将有大幅下降。但还有60%品种如重楼、野生甘草、苍术还将维持高位。文山三七今年预计采收3.5万亩,如无异常天气灾害,产量将较去年增加,达到550万公斤,可基本达到供求平衡,但价格仍维持高位。此外,还有10%至20%中药材价格继续上扬。

  为规范中药材市场,减少流通成本、挤压游资炒作空间,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在产区建立四位一体的“四中心建设”,实现中药材市场的信息预警平台。贾海彬介绍,依托电子商务,中药材产地应建立信息、电子交易、仓储物流和检验检测四大中心,实现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和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建立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生产、供需等信息,让小农户进入大市场,解决药农获取信息难和中药材销售难等问题。

  二是建立市场、气候、农业等多学科联动的监测平台。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的趋势,可以联合农业、气候等部门共同为药农种植提供翔实的参考信息,将自然灾害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将药材生产情况反馈至消费端。

  三是是加强中药材储备,建立物联网服务模式。廖明超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药材储备的投入,如在地方恢复中药材储备站等。此外,在药材大市场及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建设仓储中心,在增加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农民展示相关样本。同时,建立以信息化为引导的物联网服务模式,完善产销对接,优化物流配送,避免硫磺熏烤、打蜡和加色等假冒伪劣行为,保证中药疗效和群众用药安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阿斯利康下注仿制药市场 药企布局仿制
    曲美退市后减肥药市场出现纯天然成分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