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并发症,比如说反反复复食管黏膜的损伤,反复的损伤,反复地愈合,这样形成斑痕,可能形成食管狭窄的情况。

  主持人:在自己生活当中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有可能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呢?

  孙晓红:比如说你在餐后两个小时之内经常出现反酸、烧心的情况下,就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牙疼,到口腔科看病,牙齿很好,可能跟这个也有关。呼吸道的症状,有些年轻的人,特别胖的,晚上睡觉容易打鼾的,这样的人有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存在。胃食管反流可以累积到呼吸系统、耳鼻喉科,还有口腔科都有可能。这里最要提的跟心脏,比如病人会出现胸疼,老百姓通常认为胸疼是属于心脏冠心病,心绞痛,但是有一部分人是食管源性出现的疼痛,这两个还需要去鉴别的,因为有很多人因为胸痛,做了导管,做了很昂贵的检查,这是很不必要的。

  主持人:如何确诊胃食管反流病,我们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孙晓红: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根据症状,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其他的一些也可以继发引起,就是胃里东西反上来,比如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比如说有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也会引起疾病,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给予针对的实验性治疗或者做相关的检查也是可以的。比如说可以给他用蚁酸的药进行治疗,看症状是不是缓解,如果症状缓解了,可能真的是胃食管反流病。还会做胃镜的检查,或者做食管压力的测定,看食管本身的功能是什么样的情况,有的人要做一些检测PH值,看看食管内,正常食管里的PH值不是呈酸性的,可能是弱碱性或者PH值在6左右,可能放一个小细导管看看食管里24小时PH值变化的情况。正常的生理活动24小时,看看什么情况,第二天拿出来,输到计算机里看看。

  主持人:诊断了之后,如何去治疗呢?

  孙晓红:一般诊断了,可以采取几种治疗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你可能喜欢吃夜餐,要改一改,可能喜欢喝浓咖啡、浓茶,可能都有一些影响。再有暴饮暴食,生活节奏不规律的要改一下。生活方式调整之后,你特别肥胖的病人可能减减肥,这是一般不得治疗。再一个,可能首选是药物治疗,这个药物治疗大部分都选用的是蚁酸的药物,还有促胃肠动力的药物都是可以的,下食管括约肌的药物也可能,现在首选是蚁酸的药物。

  主持人:消化不良是不是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他们会有一些什么直接的联系吗?

  孙晓红:消化系统像管道系统一样,胃的症状也可能累积到食管,因为他们是相通的,但是它跟它是两个疾病,消化不良比如说可能有腹胀,有胃内不适的感觉,和胃食管反流病不一样,这两个疾病同时存在,这个人又有烧心的症状,有腹胀的症状,有胃内烧灼的症状。

  主持人:有的人不舒服,直接做胃镜,可能胃镜检查是正常的,这样排除他没有得胃食管反流病吗?

  孙晓红:不能的,胃食管反流病有几种类型,比如内镜阴性没有黏膜损伤,你去做胃镜,可能没有看到,但是病人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还是考虑胃食管反流病。胃镜做的明确这个人有没有反流行食管炎,有没有黏膜的损伤,再一个做胃镜的目的,比如老年人或者年龄40岁以上,家里相关的病史。还有β食管,食管黏膜发生组织学的变化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做胃镜,取一块小活检,证实一下是不是出现病变。

  主持人:到那个时候拖了很长时间,会比较严重了。

  孙晓红:也不见得,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给提一些建议。

  胃食管反流病的判断与治疗

    网友:孙大夫您好,一到晚上10点多胃总疼,胃里感觉灼热,有的时候想吐,这是胃食管反流病吗?

  孙晓红:这个不是,如果说大概在晚上六七点吃饭,到晚上十点多有这个症状,还是建议到医院做一个胃镜,有可能是十二指肠的炎症或者溃疡病变,也有可能。

  网友:孙主任您好,我29岁,反流食管炎五年,几乎所有的药都用过,现在没用药,主要是消瘦,体质差,体弱多病,吃过热过酸的食物,食道就会疼,请问是黏膜没有修复,此病是否能够彻底根治?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七种方法预防乳腺炎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如何发现孩子腮腺炎症状
    四项原则预防乳腺疾病
    女性如何自摸提早发现肿瘤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咳嗽不止该如何正确用药
    头发脆弱的男性如何护发防脱
    耳机族如何保护听力
    生活中如何科学护理耳朵
    假日娱乐如何防止孩子听力受损
    感冒时乘飞机该如何护耳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四种口腔疾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