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而2011年6月3日至7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47届美国肿瘤学会年会(以下简称ASCO)上,来自全世界四万医学专家对肿瘤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增进了人类战胜肿瘤的信心。更引人注目的是个体化治疗已因其更经济和人性化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出发点。基因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以基因为分型的划分标准已经成为趋势。
作为此次大会的主要赞助单位之一,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罗氏及基因泰克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300篇研究性和已经批准上市的癌症治疗药物相关文摘,涵盖30多种癌症,涉及20%的主题发言。
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取得新进展
本次大会上首次发布了符合联合主要终点的vemurafenib
Ⅲ期BRIM3研究数据,该研究达到了联合主要终点,表现为vemurafenib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初治、BRAFV600突变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安全性与以往的vemurafenib研究大体上保持一致。可能发生的vemurafenib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脏损害、心率改变或心跳极快或心律异常以及过敏反应。
该研究证明了基因通路的确定对于患者治疗的意义,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更佳治疗方案。
东西方专家就EGFR激活突变的NSCLC治疗达成一致
目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的肿瘤之一,全球每分钟即有两人死于肺癌。目前医学上逐步对肺癌的基因型进行分类,并以此指导治疗。
针对已经确认的EGFR激活突变阳性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东西方医学专家日前达成了一致。
本次ASCO大会上西方医学专家的EURTAC(在患有特殊基因类型晚期肺癌的西方人群中开展的第一项Ⅲ期特罗凯研究)中期分析显示:与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的患者相比,以特罗凯作为初始治疗药物的EGFR激活突变阳性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初步安全性分析显示,安全性与以往的特罗凯保持一致。
此前,中国的两位癌症治疗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吴一龙教授和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教授在亚洲人群中做了类似的实验。证实类似的结果。
东西方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是临床路径研究的一大成功。据吴一龙教授介绍:基于相关研究的佐证以及我国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罗凯已经被广州批准进入医保,在未来的两三年中,吴一龙教授将与他的团队一起对特罗凯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相关评价,推动特罗凯进入广东乃至全国医保,以帮助更多适应症患者尽快获得合适的药物,并减少患者的个人花销。
安维汀联合化疗后序贯单用安维汀维持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原因之一,每3分钟即有一名女性死于卵巢癌。
此次大会上关于安维汀治疗晚期卵巢癌的Ⅲ期临床研究OCEANS数据显示:一线化疗后发生进展的铂类敏感型卵巢癌女性患者,接受安维汀联合化疗后序贯单用安维汀维持,与单用化疗相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不良事件与以往安维汀关键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结果。
此外,一种研究性的个体化药物——用于阻断Met受体的独特单臂抗体MetMAb已经完成二期研究。该药物有望成为肺癌治疗的新方向。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发布,罗氏全球产品开发部首席医疗官及主管Hal
Barron医学博士表示:“罗氏的目标是开发对患者和医生都有意义且改善治疗的癌症药物”,“开发针对个人特定癌症类型的药品是该策略的一部分”。罗氏这一理念与今年ASCO的主题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