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进入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
本报讯 (记者崔宁宁、余琴
通讯员陈秋莉、何艳阳、李海燕)每年的5~8月是婴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近日,深圳检验检疫局连续在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入境旅客中发现3例手足口病患儿,检验检疫部门表示,从各项检测数据来看,深圳已进入手足口病多发季节。
5月20日,在深圳湾口岸发现的患儿年仅4岁,体温38.2℃,手部、足部、臀部可见大量不规则分布的红色疱疹,口腔舌面可见少量溃疡,高度怀疑患手足口病。5月21日,该局又在福田口岸发现两名手足口病患儿,分别为一名6岁男童和一名两个月男童,分别为入境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及医学巡查发现,均有发热症状,身体可见多处红色丘疹。对上述三名患儿该局均采集了咽拭子送实验室检测,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呈阳性,均确诊为
EV71手足口病。
目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已加强了各旅检口岸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对来自境内或境外手足口病流行区的出入境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儿童实施重点查验。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潜伏期是3~8日。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孩子感染手足口病时,手、足皮肤或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重症患儿会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