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毫不避讳地对记者的无菌服、口罩、手套表示理解和赞同:"可能没这么严重,但也可能比这严重,所以,你们这样做是对的!"
部分"患者"拥有健康证
一头金色长卷发的"竹影童话"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踩着黑色皮靴,显得很时尚,皮肤有点暗沉,跟正常人无异。
"你们看不出我有病吧?"还没等记者问话,"竹影童话"已经抢先开口,"其实,我现在坐在这里和你们聊天,嘴巴火辣辣的痛,无论如何用药症状都不能缓解。"
"竹影童话"称,2009年8月底,她通过血液感染此病,自此之后,她再没有和丈夫过过性生活,即便如此,她还是惊恐地发现,丈夫好像也被感染了。她的生活陷入了恐慌。
接受采访的10名"患者"中,有9人均认为自己传染给了亲友。
23岁的"无奈"脸上还透着稚气,他能清楚说出自己被感染的时间,具体到某月某日。而他的所谓"高危行为"只是一个吻。在跟女朋友接吻三天后,就开始出现症状了,他不能确定自己的"病因"是否就是那个吻,"女友是做酒店管理的,还有健康证"。
"无奈"一脸无辜地掏出了自己的健康证:"其实我也有健康证!"
致病原因未明权威专家意见不一
通过网络传播,笃信“未知病毒”存在的群体正在渐渐扩大。而且,他们还慢慢走下网络,走进各大医院和当地疾控中心,寻找全国最知名最权威的专家教授,甚至一次次追问:“我们究竟得了什么病?是未知病毒吗?”
无论如何,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巨大痛苦是真实的,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和婚恋。
接到他们的求助后,一个多月以来,新快报记者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遍访权威,寻求答案。
大部分艾滋病方面的专家均认为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变异,但专家们也谨慎地表示,不排除他们中有人感染上了其它未知病毒。
几乎所有受访专家均表示,在卫生部调查结果未出来之前,谁也不能断定引发“怪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钟南山院士:打算近期给他们做检查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这些患者反映的情况,咨询了钟南山院士。钟院士向记者表示,近期他也收到几十个反映这种症状的电话和短信,他认为不能完全考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他将从这些反映者中挑选部分人来做详细检查。
“他们说是得了一种全身的特殊传染病,痛得要命,已经给我来了几十个电话了。”钟南山称,一些病人还通过短信联系到他,一些人甚至反映全家都得了这种病,“我想这种情况不能完全考虑是一种心理病”。钟南山表示,他打算近期给其中部分来电者做一些检查,“检查以后才能得出一些结论”。
广东艾滋病研究专家:
绝非艾滋病毒变种 不排除其它病毒
在“精神因素致病说”遭到病友的质疑攻击后,部分专家改用更加谨慎的措辞。专家们初步排除了艾滋病病毒变异致病的可能性,但同时认为,不排除少数病人身上存在某种未知病毒的可能。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广州市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唐小平表示,目前,医学上不承认有“阴性艾滋病感染”一说,只要是艾滋病病毒,无论是哪一种变种,其抗体检验都呈阳性。他强调,抗体呈阳性是检验是否艾滋病的“金标准”。如果抗体不呈阳性,那么就不可能是艾滋病或者艾滋病变种。病人所描述的牙龈溃烂、淋巴肿大等症状并不是艾滋病的特殊表现。因此,不排除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些人在进行了高危性行为之后,患上了恐艾症,是纯精神因素作用;一种是感染上其它病毒。
和唐小平观点相似,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认为,“HIV阴性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为零。林鹏称,虽然艾滋病会破坏患者的综合免疫系统,但病发前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甚至外表看不出来,唯一检测标准就是抽血检测。至于“患者”们提到的症状,林鹏称,只要是破坏免疫系统的病毒入侵人体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艾滋病研究专家桂希恩:
大多数是精神因素 不排除有未知病毒
桂希恩,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他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起这些“患者”自述症状的疾病非常多,不能认为有这些症状就是感染了艾滋病,但“或许这个地球上还有一种我们没发现的病毒,我们的现代医学还没能跟上”。
在过往媒体报道中,桂希恩也曾表示,“恐艾症”会出现类似这个“怪病患者”人群所自述的症状。他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也不讳言“大多数人是精神因素”,并从三个方面就此进行了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