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未知病毒 笼罩 卫生部启动六省市调查

天都给新快报记者打3个以上的电话,反反复复说:“救我!我不行了!我躺在床上起不来,浑身都疼。”

类似“寻找真相群”这样的QQ群目前无法确切统计,据媒体报道超过10个。新快报记者所在的4个群中,每个都有数百人,其中一个“寻找真相的人们” 的群组已有6年多网史。“林军”表示,他已搜集160多份“病历”来证实这种疾病的存在。新快报记者在这些QQ群里也搜集了100多份患者自己记录的“病历”。有“病人”认为,大量被感染者症状轻微,误以为是别的疾病而被忽视了。这群“患者”自己总结了共同的症状:舌苔白,长绒毛,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腹泻,肠鸣;牙龈发炎,口腔溃疡;皮肤压痕明显且不容易消退,皮下出现血点,皮疹,严重者出现紫癜;厌食;盗汗严重;肌肉关节疼,关节响;全身肌肉跳动;胸闷;迅速消瘦。

但临床医生却认为,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缺乏一个共性的特点,很多病都有可能产生这些症状。

很多“患者”都说自己做过这样一个梦,“梦见自己一觉醒来,身上的所有症状都消失了,张大嘴巴呼吸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幸福地奔跑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

■他们的家人

“他根本没病,能吃能下田”

在新快报记者面见的10位“患者”中,有九人明确表示自己的亲友有了与之相同的症状。但是,却极少有“患者”家人愿意站出来证明这个情况属实。

“困惑九年”说,他10岁的儿子、妻子和父母都出现与他类似的状况,但他的妻子却明确表示自己没病,也坚持认为丈夫没病。“困惑九年”自己也坦承: “精神压力越大症状越严重,家人们的症状的确轻一些。”“广东远”认为他的家人多有了喉咙痛、咳嗽、不思饮食、怕冷、头发黄等症状,但是没有一个家人认为自己有病。

2月22日,“伤心人”在电话中请求新快报记者说服他的妻子,让她相信她也得了一种疾病。但是,他的妻子接过电话后说:“他根本没病,就是精神问题,这么重的经济压力谁不觉得累?一年到头谁能不生病?他就是不肯听大家说,他根本没病,能吃能睡能下田。”

■他们的想法

不认同精神因素致病论

在“病友”们的积极努力下,中国CDC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从2009年开始关注这些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给“患者”们写了5封信。

在中国CDC的帮助下,2010年1月10日和17日,59名患者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检查。通过排除HIV、梅毒等感染和一些常规性检查后,北京地坛医院出具了临床报告:“多数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少数生化检查异常者,亦与其主诉的临床症状不相符合。从躯体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两个角度进行评估,考虑主要为精神因素所致。”

在给“患者”的第五封信里,曾光这样写道:“我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从流行病学角度、临床角度抑或实验室检测的角度,这次,我们与临床专家的判断是一致的。”即这些人身体上的痛苦,是源于对艾滋病或未知疾病的恐惧感,是一种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

这与一些家属所说的“精神敏感”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但却遭到了“患者”们的反对。

在新快报记者采访的“患者”中,有两名自称医生的人士表示“因接触患者而感染”。

自称是传染病学方面的专业人员的杨姓“患者”今年54岁。他说:“在去年12月18日接触了几位病人,一星期后发病了。春节我回家两天,15天后发现全家人都有了与我相同的症状,后来发现助手也是。”

30岁的“重庆小城故事”自称从事心理咨询,他说:“去年5月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些‘病友’都是精神因素导致的。”他称,他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接诊了这样的“病人”,“他们抱着我哭,我就帮他们擦眼泪,我和他们握手,一起就餐……后来我感染了”。

某研究所研究员莫筱卫也不赞同“精神因素致病论”,她表示,从“患者”提供的旧照片及一些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来分析,他们的确出现了一些症状,如严重脱发、淋巴肿大、皮疹等。

目前,各方所做的推断,除了一份北京地坛医院出具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临床检验报告作为依据之外,还没有更强有力的实验室研究成果作为支撑。

据了解,目前,上海一家病毒研究所相关人员正在做相关研究,而中国CDC的相关人士也于2011年初将一年前采集的59名患者血样,送往美国实验室进行检测,正在等待相关结果。

2011年2月25日,曾光教授再次面见了6名病友代表,并再三向他们强调,他已向卫生部建议,派专人每家每户去调查,以理清疾病的真相。

2011年3月1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和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等7人面见了12名“病友”代表并告知他们,准备先从北京、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蒙牛披露 未晚 旧案 曾免掉伊利6000万
    专家称致肌溶解症未知毒素具备五大特征
    长时间久坐导致腰椎 未老先衰 年轻白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