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七成艾滋病人 因性染病

疾控中心对广州市男同群体的艾滋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当时这一比例只有1.7%。而今年该人群的感染率已高达7%以上,7年增近5倍。

小D今年才22岁,他因为腹部剧痛到医院诊治,手术医生发现其肛周全是又臭又粘的脓液,医生从未见过这情况,后来检查发现他感染了艾滋病。原来,小 D结识了同性恋朋友,在对方"试一下,挺好玩"的游说下,他有些犹豫,后来有一次喝多了,和这些朋友住在一起,半夜觉得有人在"动"他,他也没有拒绝。这之后他就完全融入这个圈子,性接触后,由于肛门受伤,加上感染,导致肛周脓肿,随着感染的发展,炎症进入到腹腔,他常感到肚子痛,一直到疼痛难忍了才到医院就诊。

何浩岚称,一些男同性恋确实是和小D一样,被人诱导发生肛交行为而染病,她劝男孩们,交友要慎重,同时,当你的性取向还不确定时别轻易答应别人,尤其是大学生,在一起集体生活的同性更容易发生同性恋倾向或被伤害。

20岁的大学生H,成绩优秀,是家里的独子,一直是个让父母引为骄傲的乖孩子。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高烧,到医院当做感冒治疗了一周也不见好转,用药后一直无法退烧,医生怀疑是艾滋病急性感染所致,通过检测发现,他确实感染了艾滋病。原来,他并非同性恋,也没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只有一次被大学男老师性侵犯的经历,后来发现,这名男老师早就感染了艾滋病。

对此,何浩岚称,男孩子要学会拒绝,不仅女孩要学会保护自己,男孩也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侵害,父母应对男童早些进行防性侵犯的教育。

分析

多性伴、多样化的性行为助长艾滋病传播

现代人性行为的多样性,以及较多的性伴都导致了艾滋病的传播。研究发现,男传女的几率是70%左右,女传男的几率大概是30%,而男男性行为,感染几率则最高。"但这个概率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对于个人来说,概率就是0%和100%。"

专家表示,异性性交可感染艾滋病病毒。但一般来说,多个性伴的性生活和性工作者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的机会比较多。

男性同性恋者通过肛交更易导致艾滋病感染。这是因为直肠黏膜的表面是柱状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与阴道的角化性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相比较,耐磨性差,极容易破损。在肛交时,直肠黏膜极易破损,含有艾滋病病毒的精液达到直肠后,病毒就会很快通过破损的黏膜处潜入血液,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寻找到淋巴细胞,进行繁殖和复制。

另外,据口腔科专家介绍,也有因为口交而染上艾滋病的。口交是否会感染艾滋病要看三个方面,一是被口交的对象患没患艾滋病或是否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二是进行口交者口腔有没有创伤性破溃和溃疡;三是精液有没有射入口腔中。如果被口交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口交者口腔存在溃疡,在口交过程中有射精,又没有戴保护性的安全套,那感染的风险就高。

预防

洁身自好、正确使用安全套、母婴阻断

洁身自好是预防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最好保证。在性接触方面,首先要做到洁身自爱、单一性伴侣,这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另外,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最好手段,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够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及其他性病的危险。专家还提醒,怀疑患有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男同性行为由于感染率高,更要注意安全,安全套必备,并且减少体液的接触;尽量减少性伴的数量;确定固定交往前双方应该做个体检。

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如果想怀孕,可以提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怀孕早期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又想要这个胎儿,如果病毒量不高,免疫水平不错,可通过观察,孕12周后再用药,如果免疫水平低,则应早一点用药,通过母婴阻断技术,胎儿在宫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二。如果到怀孕七八个月才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此时再进行干预母婴阻断的效果就差很多了。孩子出生后还要及时使用预防药物,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吞咽羊水或接触母亲的血而导致感染。

小知识

艾滋病并不直接致死,致死的是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由于多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机会性感染。本来抵抗力降低了的艾滋病患者,再加上机会性感染,有如雪上加霜,因而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受感染的器官系统广泛,患者被感染的机会频繁。

通常一位艾滋病患者同时有几种机会性感染,这些病原体对正常人致病性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北京逾七成医院遭遇过医疗纠纷 妇产科
    七成职场人患 年会恐惧症  称开年会比
    首都十大危险疾病之艾滋病
    新增艾滋病八成通过性传播  滴血传艾 
    美国一男子成艾滋病痊愈首例 患白血病
    中国艾滋病防治纪实 走进全国八十万人
    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家患颈椎疾病
    三家国际机构呼吁继续向艾滋病防治投入
    我国存活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公益机构寄送微笑照片呼吁让染艾滋者平
    卫生部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7 
    全球防治艾滋病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
    新加坡发现一种新艾滋病病毒变种 已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