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餐后血糖高引发并发症 患者需及早干预

  餐后高血糖是指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大于11.1mmol/L。餐后高血糖对健康的危害并不亚于空腹高血糖,近年国际上的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不只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观察指标,而且还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餐后高血糖会引起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这与餐后高血糖的“葡萄糖毒性作用”(简称糖毒性)有关。首先,糖毒性可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使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继而造成胰岛β细胞代偿耗竭而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其次,糖毒性还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之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间质水肿,同时引起血管舒缩因子失衡、抗血栓能力减弱等,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缩窄甚至堵塞,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因此,长期的餐后高血糖必然会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医学专家指出,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最早期,也是病程中持续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这种现象比较突出。有关资料表明,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高血糖占49%,而单纯空腹高血糖只占12%。一般情况下,单纯餐后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临床无典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起病隐匿,不易被察觉。然而,血管内皮的损伤却在悄然进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患者在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后才被发现患了糖尿病。所以,对于我国民众来说,在接受血糖检测的时候,不仅要测空腹血糖,还要同时检测餐后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如果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异常,就应将其与糖尿病紧密联系起来。大量研究证明,如果能够早发现和早干预餐后高血糖,将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由于对餐后高血糖的危害认识不够,许多患者在监控血糖时,多是只重视空腹高血糖的干预,而忽视了对餐后高血糖的干预。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餐后高血糖,才能提高对餐后高血糖的控制力度,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脑血管,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严重危害。        

  韩咏霞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血压血糖偏低患者应该如何饮食调理
    消渴丸可能引起低血糖脑病
    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超标是糖尿病吗
    研究显示严重高血糖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开灯睡觉影响血糖稳定
    研究发现开灯睡觉影响血糖稳定
    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伤到骨髓
    按摩方法降血糖 含做法 
    专家提醒血糖高可诱发六种眼病
    血糖血脂高患肾病风险更高
    控制血糖原则 血糖值不应低于4毫摩尔 
    晚餐后立刻睡觉或增加中风危险
    上午检测血糖结果更准确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