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从责任到承诺从承诺到行动 抗击儿童肺炎

鉴于肺炎球菌疾病造成的严重危害,中华预防医学会在去年启动了 “一分钟关注”公益教育项目。该项目得到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儿童肺炎球菌疾病防治基金”的全力支持。

“中国百城儿童抗击肺炎大行动”在启动之后,将在全国各地开展系列公众教育活动。秉承今年世界肺炎日“抗击肺炎挽救儿童生命”的主题和使命,此次活动将深入各城市的公共场所,通过互动游戏、专家咨询、巡回讲堂、疾病宣传等形式,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儿童肺炎球菌疾病,唤起家长对于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视,采取积极的预防接种措施,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资料:关于肺炎

肺炎已成为造成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疾病

肺炎已成为造成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疾病,比艾滋病、麻疹和疟疾导致的死亡总数还要多,这一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峻。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在对1990年到2008年中国5岁以下幼儿的死亡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调查后发现,肺炎是最恐怖的夺命杀手。在1到12个月的婴幼儿中,46.8%的死亡缘于肺炎,而通常认为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的腹泻只占8.5%。

WHO/UNICEF等对全球儿童肺炎疾病负担做出评估:

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亿5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罹患肺炎;

全球每年超过150万儿童因肺炎失去生命,每20秒就有1个儿童死于肺炎。其中98%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第一届世界肺炎日成立于2009年11月2日,当天,WHO和UNICEF发布了《预防和控制肺炎全球行动计划》(The Global Action Pla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neumonia,GAPP),希望在世界范围内通过6年综合干预控制肺炎,到2015年将儿童肺炎死亡人数在2000年基础上减少65%,这对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第四大目标“到2015年把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至关重要。

家长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是对抗肺炎的积极做法

今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峰会在北京召开,旨在提高大众对肺炎疾病负担的认知,进一步规范化肺炎的治疗,加强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拉开2010年世界肺炎日在中国的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疾病控制预防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郑重承诺通过自己在工作中倡导预防的职责,推动我国对肺炎的预防工作向前进展,为实现GAPP的目标作出中国的贡献。

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资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美平主任医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肺炎都防不胜防,儿童家长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是对抗肺炎的积极做法,这对于保护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免受肺炎的伤害,降低肺炎给社会及整个公共卫生领域带来的疾病负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多一种疫苗,多一份预防,多一份健康。”

在全世界范围,免疫预防是公共卫生领域最具成本效益的事业,并得到了政府、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公众的支持和广泛认可。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的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肺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得到了政府、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和公众越来越多的支持,但‘重治疗轻预防’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价值的认可亟待提高。因此,预防接种观念的普及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要加强社会的疾病预防观念,就要积极、持续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发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预防肺炎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肺炎对儿童健康造成的伤害和给家庭、社会带来的疾病负担。

流感季,别忘预防肺炎球菌肺炎等继发性感染

流感继发性感染,躲在流感背后的杀手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余宏杰建议,对于流感及其继发性感染的预防,不可放松警惕。

“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如肺炎球菌肺炎等。”洪建国教授解释道,“流感病毒感染人后,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可引起多种继发性感染。此外,流感还会造成被感染者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运作,使得侵袭性疾病有机可趁。”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虽然肺炎球菌在健康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一旦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后,破坏感染者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使得肺炎球菌乘虚而入,肺炎球菌一旦潜入人体,不仅可以由鼻咽部直接入侵中耳、鼻窦、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引起黏膜性疾病;还可能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医疗机构负责人将成抗菌药使用管理第一
    食品安全责任险有强制推行的必要性
    三鹿将责任推给养殖业 万隆称双汇代人
    中国将对部门和地方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
    上海闸北启动 健康服务责任制 覆盖所有
    为摆脱抚养责任 美狠母掐死2儿并制造溺
    梦境折射心理问题 溺水代表背负责任太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