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因人而异提高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高危害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与结构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而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我国结直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等国家提前12至18年。日前,卫生部医政司正式对外发布《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卫生部发布的关于肿瘤治疗方面的诊疗规范,它将作为卫生行政条例指导各级各类医院结直肠癌诊治,促进我国结直肠癌治疗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使结直肠癌病人从规范治疗中获益。

据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介绍:为了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水平及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病死率,卫生部医政司组建了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启动了常见肿瘤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卫生部将陆续制定常见肿瘤性疾病诊疗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建立我国各常见肿瘤性疾病病例登记系统,开展肿瘤性疾病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在全国选取部分肿瘤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县医院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

■早发现、早诊断,多数患者可获良好预后

《规范》指出:在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与疾病早期诊断,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发生、防止向晚期发展以及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都有重要作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张苏展介绍: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往往出现症状后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到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我国约 60%到70%以上的病人都是中晚期患者,早期发现率非常低。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规范》中强调: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应检测K-ras基因状态。专家介绍:如果K-ras基因检测正常,没有变化,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六成患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效果。同时,K-ras基因检测还能大幅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和毒副作用。

在第35届欧洲肿瘤医学年会上展示的新数据表明,西妥昔单抗为基础的一线治疗中,经历早期肿瘤缩小(8个星期内)的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28.3个月,而在单纯化疗组中未能观察到早期肿瘤缩小和长期生存之间的相关性,单纯化疗组中患者的总生存期不超过21个月。肿瘤缩小对缓解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

■因人而异,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规范》强调,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结直肠癌首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临床中多数患者以中晚期为主,所以手术治疗后,还需要根据病情再进行辅助化疗或放射治疗。

同时,北京肿瘤医院顾晋副院长介绍强调:人体肿瘤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部位的肿瘤,治疗效果和方法也因人而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

■预防方法,从生活细节做起

导致结直肠癌的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但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等是除遗传因素之外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结直肠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

《规范》指出,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期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烟限酒,适当从事体力活动,保持身心健康;控制能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等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研究称每日3份全谷食物可使肠癌减20 
    脂肪肝可能增加肠癌风险
    男性糖友超过55岁警惕大肠癌风险
    便秘慎用润肠保健品 或增加直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体重太低结肠癌风险高
    我国肠癌患者多 40岁后应三五年查一次
    研究发现结婚有助于提高结肠癌生存率
    大肠癌发病率递增 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美国研究称每天散步半小时降低肠癌风险
    九成直肠癌误诊为 痔疮 
    痔疮与直肠癌症状相似 并无因果关系
    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递增 卫生部出台诊
    女子患直肠癌晚期 相识三个月男友不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