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超级细菌无药可医敲警钟

因会导致所有细菌都产生耐药性,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药菌在我国一现身,就即刻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这意味着,我国“超级细菌”的家族又有了新成员。

“耐药菌在我国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如果用药习惯不改变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陷入无药可医的困局”,对于目前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状,有关专家表示担忧。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患者盲目依赖抗生素、药品购销市场的巨大漏洞、医院的利益驱动及相关监管措施的乏力,是导致耐药情况加剧的“四宗罪”。

>>患者因素

抗生素被视为万能药

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本市已正式成立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旨在监测全市医疗机构的用药情况,其中包括对因过多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致病菌的监测。

这一消息的发布,让成帅(化名)既心酸又欣慰。

今年3月,22岁的成帅因感染肺炎,被紧急送往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主任医师阙呈立很快发现,虽然上了呼吸机并经药物治疗后,成帅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没隔几天又出现了感染。原来,10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成帅吞咽障碍,此后反复因肺部感染往返于多家医院,并接受抗菌治疗,虽然大量的抗生素杀死了无数试图侵蚀他的病菌,但也“锤炼”出了抵抗力极强的耐药细菌。

不得已,阙呈立只得不断改变抗生素药物的品种。

在经过几次病情发作后,成帅的痰液标本中被检查出了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一种重症监护室内最常见、也最令医生头疼的多重耐药菌——对三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

“这是我们最担心的事,因为国内还没有对它非常有效的药物”,阙呈立表示,多重耐药菌一旦产生,即使短时间内将感染控制了,也很难彻底清除,它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存在于感染者体内,一旦免疫力低下时,就会再度发作,还会传染给其他患者,“都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惹的祸”。

上周,年逾七旬的余大妈挂了阙呈立的号,此前,她因咳嗽已在家服用了3天的头孢三代抗生素,却未见好转。因化验检查及肺部片子显示其并未感染肺炎,阙呈立当即让其停止服用该抗生素,改用止咳药。“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杀细菌剂,对非细菌感染如病毒是无效的,对于常见的肺炎患者,我们通常的是二代头孢,但她直接用了个毫不对症的强力药”。

实际上,抗生素并非百姓所认为的包治百病,以生活中抗生素乱用最多的感冒发烧为例,专家表示,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只需注意休息、多喝水、服用适量的维C片就可以痊愈。

10月底,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显示,79.4%的居民有自备抗菌药物的习惯,75.4%的居民在本人或家人有炎症或感冒发烧时,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

>>市场因素

药品购销管理存漏洞

上周五,记者来到南城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听记者说有低烧、腹泻且伴有咳嗽症状后,问诊医生仅用手电查看了一下嗓子,便开出了三日量的头孢拉定、泰诺及双黄连,前两者均为抗菌类药物。但实际上,记者并无包括嗓部红肿在内的任何细菌性感染症状。

同时,在位于方庄环岛附近的多家药房内,抗生素药品买起来也毫不费力。在西药治感冒专区,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抗菌消炎片、退热止疼片等各类不同厂商的抗菌类药物,仅用于退热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就有四五种之多,虽然其大多标有“请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售药人员仍积极推销道,“如果发热的话,不仅要用退烧的,还要用消炎的,吃几天就好了,没必要去医院”。

专家表示,虽然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只有持医生处方方可获得,但因目前购销环节存在监管漏洞、基层医生对耐药性缺少认识等原因,所以这些药品在本市的药房、社区医院内也很容易买到,这使得市民“消炎药好得快”的错误认识很难得到改变。

>>医院因素

“大炮轰蚊子”疗法盛行

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甚。不完全统计显示,医院内用量前十名的药品中,排在前4至5位基本都是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正使用抗生素药品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美赞臣奶粉疑含细菌在美国沃尔玛下架
    科学家用细菌改造蚊子终结登革热 居民
    郑州三全速冻水饺被曝细菌超标
    细菌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北京黑心烤鸭细菌超标至极限 5名制售人
    真空包装食品细菌多食用前要先煮透
    人体细菌能装一大碗 每人携带1 4 2 3公
    超级沙门氏菌 肯塔基 恐蔓延全球 抗药
    专家介绍超级管用的催乳食谱
    荷兰超级细菌已致27位感染者死亡
    香港猩红热细菌变性早期症状与感冒很相
    美研究称人类肚脐是细菌窝 寄生1400种
    女性尿路感染多于男性 勤洗外阴减少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