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调查显示老年女性更容易遭遇缺铁性贫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贫血率为20.1%,其中儿童、女性和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尤其是老年女性更容易遭遇贫血。

  这里,我们所说的是缺铁性贫血,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贫血率高达29.1%,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上升。老年人贫血可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贫血可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缺氧,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记忆力衰退、抑郁等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贫血容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减弱,心脏耐缺氧的能力下降,可出现心慌、心跳加快,使心脏负荷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衰;贫血时消化功能和消化酶分泌减少,可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贫血还可导致血管收缩和肾脏缺氧,使肾功能受损,可出现尿素氮升高,甚至蛋白尿,同时也会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缺铁呢?主要原因有: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老年人偏爱的谷类食品含铁比较低;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很低,同时含有较多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会抑制铁的吸收;蛋类、牛奶含有不利于铁吸收的化合物。蛋黄中的铁因与卵黄高磷蛋白结合而影响铁的吸收,牛奶本身就是贫铁食物,而乳铁蛋白又影响铁的吸收。

  家中的老妈可是顶梁柱,帮助她们摆脱贫血困扰,首先要在饮食上下功夫,例如增加摄入造血的必需原料。在摄入充足的食物以保证足够能量的前提下,尤其注意增加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的供给,提供造血的必需原料;调整膳食结构。研究显示我国膳食中铁的吸收率在10%以下。动物性食品是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吸收利用率高,维生素B12含量丰富。很多老年人为了降低动物脂肪的摄入,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少,而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利用率差,几乎不含有维生素B12。因此,贫血的老年人应注意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的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可提供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和叶酸,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合成。吃饭前后不宜饮用浓茶,以减少其中鞣酸等物质对铁吸收的干扰;还应选用铁强化食物。国内外研究表明,食物强化是改善人群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仅仅通过饮食还不能缓解贫血症状,应有选择性地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如铁、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以利于纠正贫血。此外,许多贫血的老年人,除了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和铁吸收率较低以外,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也可导致贫血。因此需要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郑葆)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北京调查男孩被自动扶梯夹身亡事故原因
    调查显示心脏病症状反复可能源自心理问
    研究显示睡得太晚易做噩梦
    英最新研究显示 大脑衰老从45岁开始
    美国官方调查称美赞臣奶粉未受污染无需
    研究显示自私的人当领导更出色
    调查发现 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易得肾病
    调查显示孕妇用防辐射服让衣服内辐射强
    生活小调查 你会正确戴口罩吗
    调查显示九成人错误佩戴隐形眼镜
    报告显示近10年我国居民超重率飙升8个
    报告显示女性45岁后十年间骨质疏松翻倍
    报告显示职场人过半数检出动脉血管异常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