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院与药房最常见的中药煎取设备为例。最先开始生产和普及煎药机的是韩国。1992年前后,我国开始从韩国进口煎药机,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直至2000年左右,我国才有了国产化的煎药机。目前,煎药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并在原有的单一煎药功能基础上开发出先煎、后下、浸泡、文火、武火等多种功能,更加符合传统中药煎药的要求。目前,国内有4~5家企业生产该设备,国内市场规模约1.5亿元,代煎中药也逐步被百姓认可。
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产业,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都分别采取了促进该产业发展的措施和行动。
2009年,中医药管理局实施了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出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经过筛选和评估,今年已经确定了27个项目作为“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的第一批项目。记者了解到,量子平衡诊断图谱仪、红外热像自动检测系统、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分析系统等新型高科技中医诊疗设备已被列入“开发一批”的名单,已由具体科研机构承担开发工作。
此外,国家中药局组织专家对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企业申请推广的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了评估,第一批已有34种中医诊疗设备向临床推荐并推广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适时开展第二批的推荐工作。
而一些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石家庄市要求中医医院配备的中医诊疗设备不能少于20种;一些地方积极推动通过政府采购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检查,来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水平,如甘肃为480家卫生院配发了中医诊疗设备,并对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提出要求;山东等省将包括中医诊疗设备在内的非药物疗法的报销比例提高了2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