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豆你玩之后,游资又涌向大红袍。从去年到今年,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茶叶专销店就达到五百多家,大红袍的市价翻了两三倍。而甚至有些大红袍更是被炒到10万元/斤。不过目前广州市面的大红袍价格波动并没有像厦门那样疯狂。大红袍重蹈普洱茶的覆辙,成为大部分茶商的担心。
厦门大红袍暴涨
福建厦门的茶叶市场历来被视为大红袍行情的晴雨表,而最近,这里的市场烧得很旺。媒体报道称,目前在厦门当地的大部分茶店,大红袍的价格每斤都在千元以上。在厦门一家叫“大红袍专家”的茶店,还有一款售价十万元的大红袍,据说只有VIP客户才可以订购。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吴宗燕对媒体介绍,五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毛茶,而一般两斤毛茶能制成一斤精制茶,也就是说一斤普通的大红袍,需要十斤以上的茶青才能做出来。而在今年春季,原来只卖几元钱一斤的茶青,最高峰时竟然被炒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陆陆续续就有很多人去收购,有做房地产的、做旅游的,原来没做茶的也做,整个武夷山都在做茶了。
厦门市茶叶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5月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厦门市新开的大红袍加盟店和专卖店数量达到了500多家,大红袍的市价更翻了两三倍。不仅在厦门,在广东、山东、北京等地的大型茶叶市场,大红袍专卖店不断涌现。根据第一茶叶网的数据显示,9月上旬,大红袍的批发均价按品级不同,从170元到6000元不等。据一个接受CCTV采访的专家说,大红袍中档品种的批发价格由每公斤200到400元人民币涨到了约4000元,零售价达到2万元或以上。
厦门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公开表示,目前厦门大红袍市场其实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而且特别是去年6月份以后,一部分不懂茶的游资涌入,他们用炒房地产的办法炒,通过漂亮的包装和名称,一下子把价格炒上去了。“广州芳村、北京马连道很多的大红袍,其实是水仙冒充的。”王贵卿说,“假大红袍充斥市场,外行人是不懂的。我现在最怕的是,假大红袍把这个产业给毁掉了。”
记者近日在广州芳村等地了解到,目前广州市面的大红袍价格并没有像厦门一样波动明显。芳村的一位茶叶经销商陈恩广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广州对大红袍的消费量本身不是太多,二是鉴于此前普洱茶的经验,让大家心有余悸。不过这段时间来,普通大红袍的价格还是涨了两三成,但上万元的大红袍并不是很常见。
游资为何选上大红袍?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大红袍价格涨到一斤上万元,游资炒作是主因。而此轮游资选择大红袍的原因在于它符合了游资炒作的几大特点:名声在外、稀有、传说故事、地域性特征、生产周期长等,为投机炒作提供了基础,而天气灾害导致的减产又为炒作提供了天然“条件”,这一概念俨然成为了游资炒作的借口。而今年4-6月,武夷山地区遭受水灾,大红袍大幅减产,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正好被游资拿来炒作,然后通过其惯用的手段操纵市场价格。
但是,炒茶叶被深度套牢的前车之鉴并不远,2007年普洱茶就经历过寒冬风波,2008年下半年,普洱茶毛茶从每吨六万多元,猛跌至每吨一万多元,甚至至今还未完全复原。大红袍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普洱茶,成为众多人的疑问。
据悉,为了防止大红袍重蹈普洱茶崩盘的覆辙,2010年5月起,厦门市茶叶协会发出呼吁,提醒茶商要理性经营、消费者要理性购买。
黎雪荣认为,本轮价格疯涨很可能会重蹈普洱茶的覆辙。首先,大红袍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受众人群并不广;其次,大红袍由于价格高涨后,会趋使农户增加种植面积,市场供给会增加,必然会使得泡沫破灭,价格下跌。再次,大红袍被炒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一斤的高价,并非物有所值,最终还得由市场来检验,而市场也必将走向理性。“当市场回归理性后,大红袍因产地和品质的不同,价格落到每斤300-3000元区间比较合理。”
预警:小心游资下一站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中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上述大部分损失,发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