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6个细节呵护口腔 用牙线代替牙签

  小小的牙齿却关乎整个身体的健康,然而,关于保护牙齿,可不是每天简单地刷刷牙、漱漱口就可以做好的。要拥有一口健康洁白又坚固的牙齿,则需要从牙膏的选择、刷牙的时间、方法等每一个小细节入手,方能锻造出一口“美牙”。    

  细节1

  刷牙要刷五个面

  我们的牙齿有五个面,即咀嚼食物的面、颊侧面、舌侧面、与前后牙齿相挨的两个面。专家提醒,刷牙时通常只能刷到前三个面,而很多人忽视了牙齿的后两个面,这就是为何很多认真刷牙的人牙缝隙中还会有牙石和牙龈炎。

  因此,保持口腔健康,除了刷牙外,还应选用牙线和牙缝刷。

  细节2

  牙膏也需“对症”选择

  如今市面上有各种牙膏,中药保健的,亮白的,防龋齿的,含钙的……专家指出,牙膏在牙齿保健上起辅助作用,而不同类型的牙膏功效也是不同的。

  含化学药物和中药的牙膏主要帮助消除炎症,患有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的患者,可适当选择这类牙膏,但这类牙膏不能治病,只有一定的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对牙敏感也有效果。普通的清洁型牙膏也有帮助口腔清洁的作用。如果牙齿对冷热比较敏感,可使用脱敏牙膏。而不同的药物牙膏含有不同的西药成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摩擦剂的美白牙膏对于去除色素沉着和牙垢有一定效果。如果牙齿磨耗比较严重,牙本质比较敏感,最好慎用摩擦值大的美白牙膏,因为部分美白牙膏内的摩擦剂会加重牙齿的磨耗或磨损,增加牙齿敏感症状。

  专家同时强调,牙膏最终还是日用品,不是药品,所以不要把牙膏当药品,即使是药品也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对症下药,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的,更何况作为日用品的牙膏了,严格地讲牙膏没有治疗作用,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出于不同的需求选择牙膏时可以有所侧重,同时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

  细节3

  漱口水虽好不能长用

  专家指出,在用什么漱口的问题上,本次调查中75%的人选择了清水,还有11%、10%、4%的人分别选择了漱口水、淡盐水、茶水。专家指出,日常生活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适合选择清水漱口。有的人习惯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这也是可以的,但没有研究证实盐水或茶水漱口比清水效果更好。

  漱口水是近些年来开始流行的口腔保健用品,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又节约时间,因此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在本次调查中,约有7%的人认为漱口水对改善口腔疾病有效。在“你习惯用哪些护牙产品”的问题上,也有13%的人选择了漱口水。

  专家指出,漱口水的确对保持口腔卫生、改善口腔疾病状况有一定作用,但漱口水如果含有药物成分,必须遵医嘱或严格参照厂家说明。其次,如果长期使用含抗菌药物成分的漱口水,虽然可以有效消炎,但药物同时会有副作用,使人产生耐药性。另外,有的漱口水如果长期使用,还会导致使用者舌头颜色发黑,有的还会改变口腔感觉。

  有些人选用漱口水的原因是口臭,但漱口水只是暂时缓解口臭,要想根治还需要到医院检查自己出现口臭的原因,是口腔牙周不健康引起的,还是全身原因,如消化不良、糖尿病等引起的,并做相应的治疗,漱口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臭的问题。

  细节4

  牙龈出血要除牙石

  本次调查还发现,刷牙时出血的现象很普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大家的选择迥异:36%的受调查者“选用防治牙龈出血的功效型牙膏”。另外,19%的人认为这是“小毛病,不用管它”;18%意识到这是“牙周病,去看牙医诊治”;还有16%的人认为是“上火了,自己吃点下火中药”;有11%的人会去换牙刷,因为他们认为是“牙刷刷毛太硬”。

  专家指出,对于牙龈出血,仅靠换个软毛牙刷,肯定解决不了牙龈出血的问题。如果没有牙龈炎症,用硬毛的牙刷应该也不会出血。自己吃下火药的办法也不准确,因为非专业人士自己很难判断自己是否上火了。可以考虑选择含云南白药等中药成分的药物牙膏,这些药物成分能够抑制牙龈出血,起到略为减轻牙龈炎症的效果。

  但功效型牙膏主要起口腔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牙龈发炎的深层原因是牙周带里有牙石,需要去除牙石。

  另外,专家还提醒,很多人患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较真一下蒙牛的检验 细节 
    注意生活细节远离秋冬瘙痒
    动车盒饭保质期长达6个月 厂家称工艺系
    8个生活细节保持心脏活力
    注重八个细节有助养护心脏
    注重八个细节有助养护心脏
    专家总结糖友减肥的6个妙招
    哪些生活细节有助护脑益智
    中年男性饮食注重细节有助抗衰
    止鼻血6个妙招 白醋涂鼻腔有助止血
    身体6个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研究发现13个细节易致抑郁
    盘点糖尿病人最易犯的6个错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