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专家称工作压力和情绪紧张导致心脏病年轻化

为室性早搏,容易跟心律失常混淆,但只要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和职业,一般都能发现工作压力因素的痕迹。 

  专家分析:

  职场“忍士”

  更易得心病

  据钱卫民观察,容易因精神压力过大而诱发“心病”的多为行政人员、中年失业者、商人、在职场处于上升期的年轻白领、警察、媒体人士等。“有的人经常面临 ‘办公室政治’的钩心斗角,身心俱疲,缺乏安全感;有的人经常需要应对突发状况,情绪经常处于应激状态;还有的人积累的负面情绪太多,无法排解。”

  首先是情绪应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血管事件。据我国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心理压力水平与六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的危险度分别为36.03%和14.83%,仅次于吸烟因素。

  职场常遇人际纠纷,中国职场谋虑多提倡隐忍为上策。中国成功男性的标准往往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如果经常要压抑真实情绪,“体内儿茶酚胺分泌会随之增多,”钱卫民说,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瑞典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实,对于认为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男性而言,隐忍不发的人与发泄出坏情绪的人相比,前者心脏病发作甚至致死的几率要比后者高出最多四倍。研究人员认为,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专家支招:

  运动可解焦虑

  睡眠改善心情

  职场人士护心,可从生活方式干预着手。钱卫民指出,职场人士不良生活方式的“标准配置”为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量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因此,要想护心,首先要管住嘴,给自己制定一份健康食谱,包括低盐、增加蔬菜水果、海鱼和谷类纤维素摄入,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低于总热量的7%,每天胆固醇摄入小于200毫克。

  其次是坚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充足,不仅让精力充沛,更让人心情好。随着年龄的增加,减少熬夜次数乃至杜绝熬夜,有研究显示,熬夜可增加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运动可缓解焦虑,每天应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等。

  再次是应控制体重。国外一项对90万例对象随访八年的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在22.5~25之间死亡率最低,而大于25后,指数每增加5,则总死亡率增加30%。

  学会管理情绪 

  不要总在“冲刺”

  职场护心不能忽视心理调节。钱卫民指出,基层、青年员工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心态平稳。要注意疏导负面情绪,控制急躁、焦虑情绪,缓解人际关系矛盾。在职场上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适当分配个人的精力,张弛有道,而非“毕其功于一役”,时时处于冲刺状态。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之后,要给身心留一点放松的空间。

  中高层管理者的护心秘诀是要适当减压,别让工作完全替代了生活,要学会善待下属,以免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在办公室内出现连环“传染”。不妨每周安排一个时间段,或多或少,但保证自己在这一时间内完全将工作抛开。对于“高压”人群而言,当个人解决不了负面情绪时,应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小贴士

  高危人群

  每年一次“心脏体检”

  “高压”白领应定期进行“心脏体检”。例如男性45岁后、女性50岁后应至少每年体检时做一次心电图检查。

  而有高危风险的人群,例如父母兄弟等曾得过心脏病或自身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市民, 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活动平板检查,如经济条件许可,还可考虑64排螺旋CT等。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专家支招缓解飞机旅行不适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专家称长期过量接触镉可致慢性中毒 影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专家称呼吸慢走路快可延年益寿
    专家支招上班族应对长假综合症
    专家支招如何挑选安全水产品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介绍爆竹炸伤如何处理
    独家 专家谈冬季如何养护心脑血管
    专家支招怎么喝酒不容易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