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滥用抗生素如同吸毒 2岁以下孩子别吃感冒药 |
|
感冒转为急性支气管炎。
“多数感冒的本质是病毒感染,而在病毒性感染时使用激素,可抑制机体干扰素的合成,减弱机体对病毒的防御机能,且有促使病毒感染扩散的危险。因此,在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无论有无发热都必须严格限制使用激素。我劝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生病时还没有使用过激素,就请尽量不要使用激素,除了过敏性疾病,非要使用激素该病不能好的以外,一般情况下请不要用。特别是不要使用激素去当退热剂,那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它会造成孩子生病一次比一次频繁,一次比一次难治。”
万力生博士提醒说,除了激素,其他退热药也不可滥用。孩子生病发热时,许多家长恨不得马上就要让孩子退热,担心发热引起肺炎、脑炎或其他炎症,甚至怕烧坏脑子,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人体发热是过剩的微生物在局部引起炎症后,并由炎症产生一种炎性介质,释放一种叫白细胞趋化因子和一种致热物质,它引导白细胞前往炎症部位,以吞噬侵入的微生物和坏死的局部组织,来达到杀灭有害微生物和净化人体组织为目的,保持机体净化与平衡。这是一个正常的病理生理过程。我们使用退热药就会损伤到机体的白细胞,破坏了人体的这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减少或抑制了产生抗体的效果。通俗一点说是影响增加抵抗力的,产生了负面效应,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除非是这个孩子有热性惊厥的病史,一发热就抽搐或体温超过了39℃以上,超过了人体自控能力,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时,才使用退热药,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要滥用退热药。
选择退热药注意事项
1 一般在体温38.5℃以上才开始服用,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热过度。体温下降,即停药。
2 小于3个月的婴儿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多喝开水,用温水毛巾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
3 不同退热药不要随意并用。非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一般使用不能超过3天。
4 滴剂浓度小、刺激性小,适合1岁之前的婴儿使用。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退热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选用小饼干形状的水果味咀嚼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作用较大,不建议使用。肌内注射不良反应较多,除非体温过高,一般不主张使用。
5 发热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热,一定要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热是否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起。家长要密切注意发病情况或并发症情形。一旦情况紧急,如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热不退,同时合并意识不清、严重呕吐、活动力很差甚至抽搐等症状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健康快讯: 连发两起恙虫叮咬致人死病例 广东加强防治 下一个健康快讯: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已结束 10月8日前可补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