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我国内地已对甲流形成一定免疫屏障

  本报讯 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处于低水平活动状态,人群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免疫屏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4人对甲流有抵抗力,未发现病毒出现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同时季节性流感也呈低水平流行状态。

  中国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梁万年9月9日在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加卫生政策对话”时作上述表示。

  梁万年还透露,目前中国每周仍然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出现,但已处在散发状态,今年3至5月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23%~25%的人群体内已经存在甲流抗体,地区差别不大,青壮年群体中抗体水平较高,儿童、老年人中相对偏低。

  截至今年8月9日24时,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万8千余例;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805例。

  除了开展疫情监测和研判外,中国开展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不断加强救治能力建设,全力救治甲流患者;汇聚各方力量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和接种工作,共生产甲流疫苗1.6亿剂,接种人群数量超过1亿人等。

  经过专家评判,由于人群对甲流病毒免疫水平的差异,中国一些地区仍会出现甲流活动增强或局部暴发,但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近期甲流病毒发生明显变异的可能性不大;不能完全排除病毒变异引起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全球已经进入‘流感大流行后期’,我们已经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以便更有针对性和有效率地应对新发传染病,同时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耐药和变异情况。”梁万年说。

  另据介绍,慢性疾病以其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疾病负担和高危险因素流行的特征,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卫生问题。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谱的前4位一致都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介绍说:这前4位死因合计占城市死亡率和死因的78.68%、农村的79.62%。中国的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深化医改、领导重视、全球行动、群众需求等机遇,将成为医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华)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我国直升机医疗急救高昂费用引争议
    我国十二五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 
    我国拟将鼠标手与颈椎病纳入职业病
    我国尚无法国PIP公司人工乳房质量事故
    药监局称致癌隆胸产品在我国尚无不良反
    报告显示近10年我国居民超重率飙升8个
    我国半城市化人口达一点二八亿 户籍制
    国内大雾范围将扩大 京津局地能见度不
    十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月全食即将于十
    国内首本转化医学专业性期刊创刊
    我国存活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我国肝癌诊断方法取得重要突破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