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是由于肝细胞内胆汁生成、分泌或流动障碍所致的一组疾病共同的临床症状,又称为胆汁淤积综合征。能够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的病因很多,如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淤积症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长期饮酒也是造成胆汁淤积的重要因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研究表明,男性每日饮白酒量超过100克(内含乙醇大于等于40克),女性每日饮白酒超过50克(内含乙醇大于等于20克),饮酒史超过5年以上就有可能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另外,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例如,每日饮白酒超过200克,连续2周也可以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主要症状是黄疸和皮肤瘙痒,患者还可发生脂肪泻,以及由于脂溶性维生素D、K、A吸收不良所致的骨质疏松、夜盲症和出血倾向等相关疾病。血清结合胆红素、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升高等是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生化指标,其中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大于2为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阳性指标。另外,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磷脂的血清水平增高而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清水平降低等。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有长期或大量饮酒史,结合上述症状和实验室阳性指标,以及肝脏B超检查,诊断“酒精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明确诊断后,患者首先要彻底戒酒,做到滴酒不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病情逆转。其次是在戒酒的基础上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临床观察表明,腺苷蛋氨酸是治疗酒精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重要的药物。它具有增加肝细胞解毒功能和对自由基的保护作用,并可增加胆酸的可溶性,有利于胆汁顺利排出,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降低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减轻脂肪肝程度。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腺苷蛋氨酸,以争取良好的预后。
韩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