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元素,还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卵磷脂。这些重要的营养素,大部分在蛋黄中。
误区二: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
中国人非常不喜欢吃水果,从1992年到2002年间,人均45克,不到一两。特别是男同胞、吸烟的人更不喜欢吃水果。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100万人健康调查材料,王陇德发现吃水果每周5天以上和每周2天以下或者不吃水果的人群相比,常吃水果的人具有最低的肺癌死亡率。所以人们要改变饮食习惯,一定要增加水果的摄入。吸烟患者最好尽快戒烟。如果暂时戒不了,就尽量多吃水果,降低发病危险。
误区三:植物油多吃无妨
中国人有个习惯,炒菜油少了不香;而且很多人认为,植物油多含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加重动脉硬化,多吃无妨。
其实,植物油每2两含有900千卡热能,动物油也是,从热能的角度讲这两者没区别。而且,植物油的热能是同等重量猪肉的2倍,热能非常高。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个人每天摄入的植物油的合理量应该是25克;事实上,全国人均摄入达44克,这些多余的油就给增重肥胖做了很多“贡献”。
误区四:爬山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锻炼
很多中老年人很喜欢爬山,认为爬山对人体很有好处。其实,中国有句俗话:“人老先老腿。”据我们调查,55岁以上的人,85%都有一个或者多个骨关节退行性病变。
登山或者爬楼时,单关节的负重是身体重量的3-5倍,对关节损伤很大;加上很多人又有关节退行性变化,过度负重活动会加速其退化和磨损,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
误区五:“闻鸡起舞”最有利
早晨锻炼,对中老年人好不好呢?其实,凌晨地面废气不易排走,早上6点钟左右是空气最不好的时候。而像冬天、初春、深秋早晨比较冷的时候,冷风的直接刺激会造成血管痉挛,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突发病。再者,临床统计显示,早晨是心梗高发期,尤其是早晨6点-9点,心梗的发生率是最高的。所以,“闻鸡起舞”对中老年人不合适。下午4、5点钟,外界的气温,还有我们肌体内部的状况都最适宜于锻炼。对上班族来说,另一个比较好的时段就是晚上9-10点钟。(据《钱江晚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