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专家称中老年人早起锻炼心梗发病率高

  扩胸、扭腰、轻轻起跳,举着两瓶小小的矿泉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为市民上了一堂精彩的养生课。

  人物简介

  王陇德,原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现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张悟本流行爆我国健康教育缺陷

  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最主要的因素。卫生部2008年做的全国调查显示,慢性病的患病率已达到了20%;这其中,还不包括没有得到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

  过去十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病例近1000万人,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

  从预防来看,慢性病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慢性病靠现在的医学水平是不可能治愈的,只能缓解症状、延缓它的发展;而且,国际社会的研究也表明,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预防80%的冠心病、9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1/3的肿瘤,所以预防显得更加重要。

  有段时间,张悟本非常流行。尽管,他后来被证实并没有行医资格。

  张悟本事件的发生,有几个基础:第一,是我国国民的健康素养状况;第二,政府并没有占领健康教育的市场,把科学知识教给百姓;第三,医务人员本身以往不把这项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我国的医学教育里,对于科学保健知识也教得很少;第四,因为这些重点的慢性病目前还不能被治愈,患者“病急乱投医”。

  支招正常范围内尽可能瘦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集中全球21位在营养和癌症领域非常有造诣的专家,花了5年时间,把全球在这方面研究发表的文献整体研究了一遍,最后提出了8点建议,第一条就与体重有关系:正常范围内尽可能瘦。

  八字方针改变中国人膳食结构

  王陇德说,他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提出了八字方针,就是“一调整,二维持,三控制,四增加”,一、二、三、四既是序列,同时又有它的内涵。

  第一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不过,中医讲的虚寒体质的人,老人、儿童、妇女一般不是太适宜先吃水果,这类人最好在两顿饭之间吃;另外,像山楂、柿子,不可以饭前吃。

  二维持,维持我们好的生活习惯,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水果、蔬菜都是高纤维素。植物纤维素本身不被吸收,所以不含任何热量,还可以调节肠道功能。

  三控制,控制肉、油、盐,这三种东西都是跟慢性病直接相关的,必须控制。

  四增加,增加水果、奶、谷物和薯类。

  吃饭应遵循“十个网球”原则

  “我总结了我10多年的探索,有这么几句话。”王陇德说。

  “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一斤奶、一个蛋、三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粗粮细粮交替吃,合理膳食保健康。”

  这些食物,应该怎样直观地来把握?比如自助餐的八寸盘,从总量讲,中等身材的人平平拿一盘,基本上那一顿的热量就差不多了;其中,肉最多不要超过1/4。

  美国科学家对40岁以上中年人提出了把握膳食结构与数量的“十个网球”原则,很直观:

  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中老年养生有五大误区

  误区一:鸡蛋里含大量胆固醇不宜食用

  一个公务员曾告诉王陇德,他16年里没吃过一个蛋黄。因为他被检查出血脂高,医生告诉他,蛋黄里胆固醇高,尽量少吃。这个观点其实不正确。

  因为体内的胆固醇80%是内源性的,是肝脏自己合成的;而人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膳食中所含的脂肪含量——猪肉含脂肪比率最高,其次是鸭肉,而虾肉、鱼肉等的脂肪含量比较少。

  蛋黄不是仅仅只含有胆固醇,它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微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专家支招缓解飞机旅行不适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专家称长期过量接触镉可致慢性中毒 影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专家称呼吸慢走路快可延年益寿
    专家支招上班族应对长假综合症
    专家支招如何挑选安全水产品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介绍爆竹炸伤如何处理
    独家 专家谈冬季如何养护心脑血管
    专家支招怎么喝酒不容易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