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当天那个屋子。途中,她一再保证:“你们找我是找对人了,因为全长春市我是第一个干这个的,保证加工过程干净,所有后来的人都是跟我学的,甚至连名片都是照我那个名片印的,我的名片有一个错字,他们都不知道,就照着错字印。”
穿过马路对面的小巷,一居民楼一楼的一个插间就是加工胎盘的地方,在窗户上还印着“加工胎盘,专业揉奶”的大字。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台烘干机、一台粉碎机,是全部家当。
“做胶囊不消毒吗?烘干后粉碎就行吗?”
“不用消毒,高温不就消毒了吗?你放心,我做这个肯定干净,比其他家干净多了,我自己在这住,你说这地方能埋汰吗?”
一上午加工17个胎盘
在一楼的公共厨房里,王某拿出一口锅,添上水后放在煤气灶上烧。这个过程中,她将胎盘从塑料袋里面拿出来。
“你们这个胎盘一看就非常好,这孩子生下来得7斤多吧,有的胎盘拿来不大点儿,孩子肯定轻。”王某表示,一个小时后肯定就能拿到胶囊了,她还告诉记者,加工过程非常简单,共分5步,冲水、切条、烘干、磨粉、装胶囊。
王某用水龙头冲掉了胎盘上的血迹,放到菜板上切成条状,用开水烫一下。“你看我这里,都是用流动的水冲洗,其他家就是用盆给你洗一下直接烘干了,老埋汰了。今天我从早上8点多就开始忙活。”
按照王某所说,加上记者拿的,一上午她已加工了17个胎盘。
随后,王某将切好的胎盘放在烘干机内。
自称是“长春第一人”
“闻着这个味道很好,可以提高免疫力。”王某说,她以前在南方干月嫂,发现南方人都将胎盘装胶囊,吃起来没有血腥味,产妇在心理上也觉得能够接受。
王某说,长春当时还没有这个项目,她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就在南方拜师学艺后从事这个的。
“我是第一个在长春干这个的,许多人看着眼红,也学我干这个,但是他们的技术不过关,我这个还往胶囊内添加一些秘制中药配方,其他人只能学个皮毛。”
为了证明胎盘吃了确实能治病,她说,丈夫以前患脑血栓,吃了五六个胎盘之后好了,“这东西确实好,非常大补,能治很多种病,尤其对于治疗男科疾病、女子不孕不育、催乳等方面效果明显。”
在托盘内徒手灌制胶囊
烘干后的胎盘呈暗灰色,王某将其倒进粉碎机,就变成了灰褐色的粉末。她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和胎盘粉一样颜色的粉末,她说这是从南方带回来的“秘制中医配方”,一勺需要再加50元钱。
记者一再追问这配方内都有什么中药成分,王某拒绝透露。“这是老中医开的药,产妇吃了有好处,告诉你们不是砸我的饭碗吗?”随后,她将粉末倒进一个托盘,拿出一些胶囊皮,开始徒手灌制。
王某说,每天来灌制胶囊的人数不少,能占该医院妇产科全部产妇的五分之一左右。
调查
产妇通过4种途径处理胎盘
8月份,记者走访长春市内几家妇产医院的产科病房调查发现,目前产妇处理分娩出的胎盘有4种形式。
交给医院处理
“痛都痛死了,怎么还有精力考虑胎盘的事情?”王女士刚刚生下儿子,她丈夫直接告诉医生:“我们不要胎盘,由医院处理。”他说,“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把胎盘吃到肚子里,感觉不是太舒服。”
包饺子馅里吃掉
产妇张女士的婆婆将胎盘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冰箱内保鲜。“这东西吃了大补,小孩子要是身体不好,吃这个东西可管用了。我儿媳妇是剖腹产,老辈人都说动手术是要伤元气的,所以我打算将胎盘留给她吃。怕煮了她吃不惯,我就剁碎了放在饺子馅里,就骗她是牛肉,一点味都吃不出来。”
找个地方埋起来
赵女士是一个公务员,她对于胎盘的想法与众不同。“我婆婆家是农村的,在他们那里盛行将胎盘找个地方埋起来,地方不同还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我和丈夫商量,会把胎盘埋到一棵小树底下,希望儿子茁壮成长。”
做成胶囊口服
毕女士有个同事刚刚生完小孩,同事的婆婆用瓦片将胎盘烘干后磨粉做成胶囊。
说法
卫生局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记者从长春市卫生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