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蒙城县多名霍乱病人曾在同一家店吃饭 图 |
|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蒙城县,曾因为“牛群县长”的到来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10年后,蒙城县再次受到世人关注,原因则是霍乱疫情的暴发。近日,记者赶赴蒙城县,进入最核心的隔离区域,与霍乱病人面对面,试图找出霍乱疾病的传播链条。
记者从当地医院了解到,8月15日、16日、17日送来的7位病人中,都有过在宝塔中路快餐豆浆店吃饭的经历,其中4人被确诊为霍乱。
病区入口铁门紧闭
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传染病区并不在医院内,而是位于郊区一个相对空阔的地方,与蒙城县疾控中心相邻。病区的门口,一道铁门紧闭着,一块红色的牌子上写着:霍乱隔离病区。旁边又有一块红色牌子写着“严禁非病人和陪伴人员入内”。警示牌的后面站着几名保安和一名警察。
传染病区一楼的走廊里,戴着口罩的医生正拿着84消毒水,对着走廊、墙壁和门把手进行喷淋。
“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四次了。”医院感染内科主任王子玉告诉记者,自从8月16日首例霍乱病人被确诊后,这个原本收治肝炎等传染疾病的病区立即腾空,开辟出了霍乱隔离病区。
没有医生的允许,谁也无法进入这个病区。这是个设置奇特的楼房,南门紧锁,北门可以有人员出入。获得了允许后,记者得以进入病区采访。
病人可以到阳台透气
“北边这个门是安全区域。”病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隔离病房分为三个区域。
一为安全区域,可以让普通人员和医生进出。走进安全区域,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穿过一个狭窄的走廊,就进入了半污染区域。
半污染区域也是一道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北侧是护士和医生的办公室,走廊的南侧就是疑似病房和确诊病房。透过玻璃窗户,医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病人的活动。护士也可以打开窗户,把开水和食物送进去。
病房与半污染区域之间,还有一道门,但这道门只有医生可以从外面打开,房间里的病人是无法打开的。病人可以从南边的门出入阳台,到外面去透透气。
传播链调查
许多人怀疑,可能是蒙城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
蒙城霍乱到底来自哪里,目前卫生部和安徽省卫生厅的专家正在调查中,惟一给出的结论是与不洁食物有关。这些确诊病例在发病前到底吃了什么,第一个病人又是谁,记者展开了调查。
第一个确诊者
发病前曾在外面吃过饭
第一个被确诊为霍乱的病人叫刘文(化名),36岁,家住蒙师北路附近,是一家建材销售部的老板娘。
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徐如堂回忆,8月14日下午,他接到第二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的电话,“我们这里收治三个病人,症状很像二号病(即霍乱)。”徐如堂马上重视起来,“快转到我们的传染病区。”
最近一段时间来,刘文也一直在回忆,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得了霍乱。
“在发病的两天前,我曾经在外面吃过饭。”刘文说。8月12日晚上,她在家弄下水道,非常累,就想到外面去吃饭。于是,她带着表弟来到家附近的快餐豆浆店。刘文要了两份冷面和两杯冻豆浆,和表弟一起吃。“冷面我全吃掉了,但豆浆只喝了两口。”8月13日晚上,家里停电,刘文又带着儿子和表弟到一家名为“一点点快餐店”的饭店去吃饭,点了一份红烧鸡块,还有一份炒笋瓜和一个西瓜与哈密瓜的水果拼盘。
8月14日,她就发病了。她的表弟也有类似的症状,但比较轻,最后并没有被确诊为霍乱。“我不知道是否和这两家饭店有关。”刘文说,如果是“一点点快餐店”有问题,她的儿子也应该发病才对。
有四名确诊者
曾在同一家豆浆店吃饭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8月15日、16日、17日被送来的7位病人中,都有过在宝塔中路快餐豆浆店吃饭的经历,其中4人被确诊为霍乱。
8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宝塔中路,这家快餐店已经关门。门上写着“正在维修电路暂停营业”。
附近的业主都知道快餐店关门的真正原因,“8月16日,疾控中心来了许多人,对这里消毒。”附近打印店的一位老板娘告诉记者,这家快餐店开了有两年了,早上经营豆浆,中午经营快餐,晚上经营冷面,生意非常好,她自己几乎每天都去吃,“为什么独独这些人生病,我们不生病呢?”
病源到底来自哪里,目前还没有答案。但许多人怀疑可能是水出了问题。蒙城用水主要是地下水,会不会是地下水受到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健康快讯: 北京疾控中心提示 托幼机构可能暴发手足口病 下一个健康快讯: 卫生部回应家长担心 接种麻疹疫苗异常可获补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