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让人期待和收获的季节,但也是呼吸系统疾病侵袭您的最佳时机。时下正值秋季,呼吸系统疾病活动最为猖獗,您是否做好了防范呼吸系统疾病的准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特地走访了我院呼吸内科的专家。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选择了几种秋季常见的呼吸系统多发病给大家做些简单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下介绍能够给广大市民有所帮助和启发。
秋季谨防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
今年67岁的王伯,是一家制药厂的退休干部。最近一段时间,他常有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的症状,本以为是感冒引起的症状,并没有及时到医院治疗,不料很快就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呼吸困难和多痰等症状。王伯因此常被迫坐起,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出冷汗,痛苦异常,口唇和指甲也有轻微的发紫。症状发作持续数小时后才逐渐缓解。家人不放心,便把他送到我院内五科。经内五科医生检查发现:王伯胸廓膨胀,隆起如桶状,胸锁乳突肌紧张,腹壁肌肉强直,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呼气延长,同时并发支气管炎和继发感染,还能听到湿性罗音。结合肺功能检查报告结果,王伯最后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据我院内五科专家介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常有季节性,春秋季发病较多。
据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很多,如受秋冬气候转变的影响导致的诱因就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变化较为频繁,又多骤变,因此,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较多。有些可以致敏的植物花粉、尘螨等,在春秋二季分布浓度增高;温度、湿度适宜的时候也容易使细菌繁殖;气压低的时候可以使花粉、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聚集在地面,使浓度增加,容易吸入。
该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预防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季节交替时的自身调摄养护。具体来讲就是:
1.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等。
2.呼吸调整。(1)经常唱歌: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2)做呼吸操:做呼吸操可以改善支气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抗病力,防止感染。
3.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致敏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发作过后,应细心寻找分析诱发因素,并尽可能加以避免。
4.饮食调养。忌烟、忌过咸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根据自己平日身体状况,有针对地选择食品等。
秋季谨防呼吸系统疾病之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我院呼吸内科专家郑德清主任介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季节转换的时期,儿童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普通人群当身体疲劳、受凉、感冒及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高居城市死亡率的第四位,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每年致死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更是高达500万至1000万。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中,容易遭到肺炎球菌的侵袭而感染肺炎。
张老太今年65岁,患肺心病十几年,胸憋,气喘不能行走,颜面及下肢严重浮肿、口唇紫绀、心衰,多方服药不治,经我院内五科治疗后第七日症状就完全平息,后经多次的调理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在的张老太除做家务外,每天早晨还坚持锻炼一个多小时,身体硬朗得很。近日,张老太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我院复查,经检查,身体一切情况正常,张老太还高兴地对医生说:“多亏了郑主任,让我这个老太婆还能再活20年”。
郑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我院呼吸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还采用了目前肺病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吸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患者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达到迅速缓解患者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