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海萍
最近天气闷热,大家纷纷使用空调,刘先生也不例外,他在家睡觉开空调,出门开车开空调,到办公室,空调温度也调得低低的,虽然高温天,他却时刻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上周二早上,刘先生一觉醒来,发现脑袋沉沉的,嗓子疼得就像撕裂了一样,四肢也酸痛,一量体温,38.8℃。刘先生赶紧去社区门诊就医,医生查看了他的嗓子,说他扁桃体发炎,就给他输上头孢和地塞米松。输液后,刘先生感觉舒服了很多,体温也降到37.5℃了。可当天晚上,刘先生又烧到39.3℃。天亮了,刘先生再次去社区诊所输液。就这样,白天输液、夜间发烧,刘先生输5天液,依然没能止住烧。社区医生建议他不要再输液,让他去医院治疗。
刘先生到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武月萍博士的门诊就医。武月萍听了他的描述,并为他号脉、检查舌苔,判断刘先生得了寒包火感冒。武月萍为刘先生开了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刘先生回家后,三服药下来,烧就退了,而且没有再反复。武月萍告诫刘先生,千万不要再贪图凉爽过度使用空调了。
武月萍告诉记者,根据外感病邪性质的不同,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和寒包火感冒。寒包火感冒以前都是秋冬季节多发,但现在这种寒冷季节容易发生的感冒出现反季节现象,在夏季也变得多发。夏季本来是酷热的,哪里来的寒呢?“现在空调流行,不管走到哪都有空调,人为地营造了一个寒的环境。”武月萍说,人体内热的产生也和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冰镇啤酒、西瓜、冰淇淋、冰水,夏季虽然酷热,但嘴巴、肠胃却时刻享受冰爽。“夏季,脾胃本来就处于虚弱状态,寒凉食物伤害了脾胃,使得脾胃更加虚弱无力,吃的食物更不容易消化,食积过重或日久则生热,内有积热,就易感外寒。”如此可见,寒包火感冒反季节出现就不稀奇了。
像刘先生最开始的抗生素治疗,武月萍说,这种治疗方法认为有炎症就要消炎,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据使用抗生素后的临床表现判断,抗生素大多为大寒属性,过多使用会损伤脾胃阳气,这就是为什么输液一段时间后舌苔白腻、不想吃饭的原因,过一段时间容易再次感冒。
还有人感冒后有嗓子疼的症状,就判断是上火了,于是就自行买来双黄连口服液或者清热解毒口服液喝,对这种做法,武月萍也不认同。武月萍说,这两种药均通过苦寒清泻的方法去除内热,在向下清泻热邪的同时,必定会经过并伤及脾胃。看似内热泻掉了,但由于脾胃受损,导致消化不好,容易食积,因而很容易再次产生内热,加上寒邪并未散去,感冒反复发作就很正常了。中医治疗寒包火感冒讲究散热而不是一味清热泻火,散热是使热邪从体表发散出去,这样不伤正气,同时也利于祛除寒邪,从而达到治愈感冒的目的。
根据外感病邪性质的不同,中医将感冒分为以下几类: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寒包火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常用方:
麻黄汤: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炙甘草5g。中成药:风寒感冒,头痛明显者用川芎茶调颗粒;风寒感冒伴大便干者,用防风通圣丸;风寒感冒症状较轻者用生姜葱根汤(生姜3片,葱根6段,煮2分钟后服)。风寒感冒还可用艾叶煮水泡脚,至微汗出。
治疗风热感冒常用方:
银翘散: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10g、桔梗12g、牛子10g、豆豉6g、荆芥5g、苇根15~30g、竹叶6~10g、生甘草5g。中成药:VC银翘片。
治疗暑湿感冒常用方: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g、苏叶6g、白芷5g、茯苓15g、陈皮10g、制半夏12g、神曲10g、白术12g、厚朴6g、大腹皮15g、生姜2片、炙甘草5g。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治疗寒包火感冒常用方:
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生石膏20~30g、杏仁10g、僵蚕10g、蝉蜕6g、姜黄6g、大黄2~5g(后下)、赤芍15g、地龙10g、厚朴6g、炒麦芽15g、炙甘草5g。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
风热、暑湿、寒包火感冒的区别
发生时间 咽部症状 鼻部症状 全身症状 是否发烧 出汗症状 头痛症状
风热感冒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