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医生提醒牙齿矫正期间避免吃过硬食物

  注意一:刷牙时别忘刷牙箍

  刚刚戴上牙箍后,牙齿会有酸软的感觉,这是牙齿移动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大约一周后症状就会消失。之后每次复诊后的两三天,也同样会有这种酸软感,这是因为每次复诊,医生都要把牙箍调紧一些,让牙齿更靠近理想的位置。由于牙箍是用黏合剂粘在牙齿上的,为避免牙箍脱落,矫牙期间应避免吃过硬的食物。

  “更重要的一点是,戴上牙箍后对口腔卫生的要求就应该更高了。有的孩子矫牙时不注意刷牙,结果摘下牙箍后,牙齿有方块状痕迹,看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光滑平整,这就是由于口腔卫生做得不好造成的脱钙,说明这部分已经处于蛀牙的前期。”崔淑霞说,戴上牙箍后,等于人为地制造了牙箍和牙齿间的缝隙,增加了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堆积的“窝点”,所以在刷牙时,除了把牙齿和牙齿缝隙刷干净外,牙箍本身也要刷干净。

  “饭后应立即刷牙,不让残渣遗留在牙箍的周围,每次吃东西后都应该认真刷一次牙。正畸过程最好用专门的正畸牙刷或间隙刷刷牙,牙刷毛的硬度以中度偏软为好。选牙刷时,如果不能触摸,一般看刷毛,刷毛尖端比根部细一些的比较软。”崔淑霞介绍说,正畸期间,刷牙不能用竖刷法,而应该采用横刷和画圈刷结合的方法。

  注意二:正畸期间,不要啃食物

  正畸期间的饮食非常重要,因为刷牙变得比较困难,所以尽量让孩子少吃黏腻的食物,比如年糕等糯米制品。另外,少让孩子吃会对矫治器有影响的硬食物,比如骨头、坚果等。尽量避免“啃”的动作,大块的食物要切成小块送到嘴里,所有需要啃的食物可以选择切片吃。

  注意三:正畸后,要坚持度过保持期

  牙齿正畸“一半靠医生,一半靠自己”,家长的督促和孩子的配合非常重要,而家长和孩子特别容易忽略的,就是取下牙箍后戴保持器的阶段。因为保持器孩子可以自主取下,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戴,有时候会自己偷偷取下,或是取掉后很久都想不起来再戴上。但是保持器对正畸效果的维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崔淑霞说,因为身体肌肉、神经等对矫正后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不戴保持器,复发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开始的时候一般需要24小时戴着,之后戴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比如说只需要睡觉戴,或者隔天戴。戴保持器的话,半年复诊一次就可以了。

  注意四:按时复诊

  门诊上很多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戴上矫治器后刚开始还能坚持到医院复诊,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就不再来医院进行检查了,而是一直戴着。这样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崔淑霞说,医生为患者戴上矫治器,本身会有一个预期,预期牙齿怎样移动,以及移动的程度如何,在整个矫治过程中,也会根据这个预期不断地为患者进行调整,使牙齿最终能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患者按时到医院复诊,这有助于医生掌握牙齿的变化过程,如果患者长时间不来医院复诊,医生就无法掌握牙齿移动的程度和位置,这样就很可能使牙齿移动过度或是移动的程度不够,也就达不到最终的正畸效果了。

  注意五:牙箍松动、掉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修补

  由于牙箍是用黏合剂粘在牙齿上的,有时可能会因为碰撞或是吃硬东西松动或掉落,这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修补,不要不当回事,觉得掉了没关系。牙箍是很重要的,如果松动或是掉落,那么牙的移动就不受控制了。

  注意六:选择不同的矫治器要符合适应证

  除了传统的牙箍,现在还有对美观度有所改善的透明牙箍、陶瓷牙箍、美学钢丝牙箍、无托槽隐形牙箍,还有外人根本看不出来的舌侧正畸,以及需要复诊时间少的自锁托槽等,其舒适度也有明显提高,力度比较柔和,但这些都有不同的适应证,价格也比较贵,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选择。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医生发 处女孕妈 微博惹议 科普还是侵
    揭秘医患纠纷 医生怕医闹 不愿做高风险
    医生盘点过年病 儿女离家老人便抑郁胸
    北京社区医院门诊将延至20时 医生手机
    体验医生春节值班 盒饭断断续续吃个把
    医生提醒颈椎病发展慢 严重时威胁生命
    医生让患者去指定药店买药 知情人称非
    大学生遇车祸脑死亡 医生放弃治疗前奇
    医生提示肿眼泡或是肾病信号
    专家提醒冬至要防呼吸道疾病
    专家提醒 查出脂肪肝没症状也得干预
    医生提示高抬双脚有益心脏健康
    女患者称遭医生性侵 曾索百万赔偿被拒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