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沿岸诸国眼下遭遇登革热疫情,数十人死亡,数以千计民众确诊感染这种由蚊虫叮咬传染的地区性急性传染病。
■病例激增
美联社18日援引多米尼加公共卫生部长包蒂斯塔·罗哈斯·戈麦斯的话报道,超过5000人确诊罹患登革热。不过,按照多米尼加医学联合会主席塞嫩·卡瓦的说法,患者人数突破7000人。
“各家医院到处都是登革热病例,急救室人满为患,”卡瓦说。
截至18日,多米尼加已有至少27名患者死亡。北部城市圣地亚哥疫情尤为严重,过去一周内4名儿童患者死亡。
波多黎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负责登革热防治的部门主管凯·托马舍克说,截至7月中旬,至少5人死于这种传染病;医疗机构报告收治大约6300个疑似病例。
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至少1名患者死亡。另外,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等地疫情较为严重。
■卷土重来
泛美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上旬,加勒比海地区报告病例数超过1.67万。
各国卫生部门官员说,由于今年天气暖和、提前进入雨季,蚊虫数量激增,导致经由蚊虫叮咬传染的登革热疫情暴发。
波多黎各1998年暴发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登革热疫情,截至当年年底,共1.7万人患病、19人死亡。当地官员说,今年疫情严重程度直逼十多年前那场瘟疫。
多米尼加医学联合会主席卡瓦说,这个岛国上一次暴发类似规模的登革热疫情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由于蚊子,今年出现(登革热疫情)暴发。”
美国卫生部门担心,登革热病毒一度在美国绝迹,如今可能卷土重来。尽管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几天前一起疑似病例最终确诊排除,但是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佛罗里达群岛南部城市基韦斯特大约5%居民可能接触过登革热病毒。
■加紧应对
登革热潜伏期为5至10天,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大多数患者发病数天后可逐渐康复,但少数患者会内出血、休克乃至死亡。
这种地区性传染病所涉病毒分为4种,传播途径为白纹伊蚊等蚊虫叮咬。患者若感染其中一种病毒,痊愈后会对这种病毒免疫,但仍可能感染另外3种病毒,且再次患病后的死亡风险更高。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卫生部门主管官员安东·坎伯巴奇说,先前感染过登革热的患者如果再次患病,出现内出血的可能性更大,死亡风险随之增加。由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两年前暴发过严重疫情,他担心今年出现内出血症状的患者数量及死亡病例会增加。
由于患者人数激增,加勒比海地区医院病床数量难以满足收治需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6日为一家医院增设15个病床位;同时设立一家登革热门诊,跟进了解患者状况,以便让他们在家中接受治疗,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状况。
多米尼加17日出动数以百计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和军人,挨家挨户提醒民众警惕疫情、加大灭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