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三伏贴需知 穴位敷贴者不宜进空调房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新宇副院长、内科教授

  王孟清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核心提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在我省中医附一医院开展就已有30年的历史了。

  该院业务副院长、内科教授陈新宇指出,百姓一定要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三伏”或“三九”敷贴。阴虚、湿热体质的人,建议暂不作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综合因素发生的疗效

  穴位敷贴是如何起作用的?专家介绍,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秋冬季易复发和加重的病都可敷贴

  专家称,凡是秋冬季节容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均属于冬病夏治范围。素体阳虚、遇冬怕冷、呼吸系统反复发作的疾病,如反复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夜尿频多、尿潴留等。

  腰腿疼痛、四肢麻木、颈椎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面瘫、中风后遗症、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腰扭伤、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等。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觉异常等。

  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咳嗽气喘、消化不良(疳积)、遗尿、慢性泄泻等。

  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硬皮病、脉管炎、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等。

  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

  专家强调,贴敷前需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衄者、孕妇勿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敷贴时间为4至6个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敷贴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痒、起泡,一般不需做处理,可自行痊愈。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若起大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或到医院作相应处理;皮肤过敏者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停药,到医院就诊处理。

  特别值得提醒大家,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九天的敷贴要及时加固和加强

  专家建议,百姓一定要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冬病夏治的敷贴。阴虚、湿热体质者,暂不作敷贴。

  应该说,三伏时的敷贴是为健康筑起一道堤坝,那么,三九天的敷贴,则应该是对这道健康堤坝的加固和加强。三伏敷贴后,有些患者一般忽视三九敷贴,其实,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前者冬病夏治,重在养阳;后者冬病冬防,重在养阴,阴阳并调,更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两者应相互配合,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医认为,敷贴疗法治养结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三伏天四招预防脑中风
    专家指导三伏天如何拥有良好睡眠
    专家解读哪些体质不宜用三伏贴
    专家支招三伏天如何降温防暑
    三伏天红眼病高发 游泳后滴眼药水助预
    三伏天饮荞麦茶养胃解暑
    专家提示肺气不足者宜贴三伏贴
    三伏天多吃面食可促进营养消化吸收
    福州各医院人满为患争做 三伏灸  期间
    今年 三伏天 共  天潮闷天气开始登场注
    三伏贴为啥没有预想效果好
    三伏贴注意事项 切勿自行延长贴敷时间
    专家教你贴三伏贴 贴治前须检查身体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