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疫情疾病 >> 正文  

业内曝光 我国大部分西药生产成本占零售价5

反常现象。

  河南省郑州荥阳市下属的一家镇卫生院,同一个厂家、同一种规格的辛伐他汀药品,以前卫生院的进价只有3~4元钱,但现在却成了7元多,即使实行零差价销售,价格也还是高于以前的零售价。上海新亚的头孢噻肟一克一支的采购价格以前只有2.6元,现在却成了10.49元;最离谱的是河南羚锐的麝香壮骨膏,以前进价为一袋1.25元,现在涨到11元以上。据该卫生院药房主任介绍,医院以前的加价率一般为15%,有的会更高一点,但即使在加价后,许多药品的价格也要比现在招标后零差价销售的药品价格低。

  在还没有实行省级招标的山东,记者发现东阿县铜城卫生院采购的山东罗欣药业生产的规格为20毫克、每盒14粒的奥美拉唑的中标价格为1.4元。而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经过省级招标以后,西北一省份的中标价格为2.4元,中部某省的中标价格为5.8元,南方某省中标价为13.2元,东北一省份中标价为8.96元,都高于铜城卫生院的采购价格,最高甚至接近该院价格近10倍。

  分析:必须改革现有的定价机制

  廖新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只有改革现有的定价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药品降价。目前我国的药品定价机制是:国家制定的指导价是“天花板价”,价格高得离谱;省级统二招标价为“斩首价”,即在国家指导价均基础上轻柔地挤出一点水分,价格仍然畸高。如果这两个环节不进行改革,仍按原来的药品定价机制执行,药品价格还是下不来。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试图在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典型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为包括某些基本药物在内的廉价药品得不到正常使用的根源在于医疗医药体制存在的制度性弊端,尤其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不当管制和治理。不从这个根源处着手来解决问题,非但不能治本,连标也治不了,甚至会越治越乱。

  现状三:

  “集中配送”变为“垄断配送”

  一份由98家山东医药商业企业联名盖章的“情况反映书”日前递交到上级有关部门。据了解,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山东部分城市正在推进医疗机构用药“阳光集中配送”,由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双向选择,委托多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药品。然而,这一旨在惠民的医改举措却引发了上百家医药商业企业及医院的质疑: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变为“一家配送”;独家配送后部分药价不降反升。

  山东省近百家与潍坊市各级医院有业务往来的医药商业企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医院单方面终止了尚未执行完的药品配送合同,而统一选择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一家作为医药配送公司。这一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

  对比枣庄市一家医院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部分药品入库单,就会发现,同一种药品,在招标价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山东海王公司配送的药品和原来其他公司配送的药品相比,竟有二三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例如,0.25克规格的血栓通冻干粉每支价格由44.14元上涨到48元,涨幅为8.7%;0.5克规格的拉氧头孢钠每支价格由59元上涨到69.3元,涨幅为17.5%。

  无独有偶,最近江西50多家医药流通企业也联名把申诉书递给了江西省政府,反映基本药物配送招标问题存在不公平现象。江西省汇仁医药科研营销有限公司和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全省11个和10个市的配送份额,几乎垄断了试点当中江西省的基本药物配送。

  分析:集中配送不等于独家垄断

  王维佳(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目前药品配送业存在着企业小而散、流通环节过多、挂靠经营或变相挂靠经营等问题,因此药品流通环节需要整合。比如山东省有8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确实存在“小而散”的问题,从大的趋势来看,整合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整合成独家垄断,应给予所有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和公平的游戏规则,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应有序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鲁凤友(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在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全能型”的药品配送企业。每个配送企业所配送的药品各有侧重,不可能全面覆盖所有药品,由一家来配送很难满足医院用药需求。当药品配送企业作为医院与药企间唯一桥梁、形成垄断时,最终的结局只能导致患者的利益受损。统一配送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应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建议由地方政府、医院、医药配送企业等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专家团,对全省医药市场进行评估,制订出“药品配送企业选择办法”,政府不要干预,让所有药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禽流感病毒攻击健康细胞照片曝光 图 
    林青霞16岁爱女曝光 长相酷似爸爸0 像
    网友曝光医药订货单 进价售价相差十倍
     黑心烤鸭 菌落超标上千倍 业内曝成本
    北京市药监局曝光4种不合格保健食品
    药监局曝光8个违法发布广告的药品保健
    24种不合格养生书被曝光 马悦凌书籍在
    VC市场低迷 业内人士称市场整体仍处于
    强生行贿手法曝光 未公开记录或牵涉中
    黑诊所曝光 8平方米出租屋内暗藏B超机
    6种药品保健品吹牛被曝光 被忽悠了
    业内人士爆料黑幕 八成火锅底含化学添
    国家药监局曝光胆舒软胶囊等 种假药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