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价格降了不少,但土豆并不好卖,有商贩已经打出了
暴涨暴跌 农产品价格兜了个圈
“甩卖”的牌子。
本报记者钟清摄
编者按
近两三年来高歌猛进的农产品价格,终于在今年秋冬之交,成了强弩之末。包括蔬菜、调味品、杂粮在内的多种农产品价格均掉头向下。商务部11月1日发布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三周回落。太原市物价局的价格曲线,也在描绘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
从并不遥远的一路暴涨,到如今的颓然大跌,毫无疑问,农产品再一次陷入价格的轮回之中……
与以往的周期性颠簸一样,在可预见的未来,“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大量种植供过于求价格大跌”的轨迹仍将延续,价值规律的“魔力”依然无法挣脱。然而,在这样的三五年一个轮回中,天平的两端总在失衡,菜贱伤农民,菜贵又伤市民!“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怎样才能调谐互济?农产品何时才能挣脱价格暴涨暴跌的“轮回怪圈”?正是我们推出本期特别报道的图旨所在。
记者走访太原市场发现,今年入秋以来,随着新一季农产品的陆续上市,多种农产品价格一改前几年的上涨势头,开始掉头下跌。
以土豆、白菜为首的冬储菜,面目不再坚挺,今年一开秤便表现疲软;大蒜和生姜,两位一路引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 “明星”,如今已站上了“暴跌榜”的榜首;而曾经坐上价格火箭一夜脱销的绿豆,也带领一众小杂粮玩起了“价格跳水”……
犹如一个“价格怪圈”,从起点出发,终又回到起点,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在怪圈中行走。
土豆白菜价格领跌
●土豆:在太原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去冬批发价一度高达1.3元/斤,今年每斤至少便宜0.8元
●白菜:去年一度冲高至1元/斤,今年批发价0.2元/斤
11月7日上午,太原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细雨蒙蒙,空气清冷。但这并不影响前来买菜的贾女士的心情,2毛1斤的白菜,3毛1斤的芥菜,4毛1斤的土豆和3元钱一捆的雪里蕻,让她感到“惊喜”和“错愕”。
近年来,省城蔬菜价格一路上涨,特别是到了冬天,菜价更高得离谱。一些精品菜动辄每斤五六元甚至十几元,就连土豆白菜这样的“平民菜”,在零售终端,也鲜有每斤低于1元的时候。所以,“平民菜”突然回归平民价格了,市民倒有些不适应。
以土豆为例,去年冬储菜热销时,太原河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土豆批发价,一度曾高达1.3元/斤,让普通市民望“土豆”却步。以致太原市政府不得不出手,对土豆价格采取临时干预政策,以1元/斤的价格在河西批发市场挂牌销售土豆。今年冬储土豆一上市,面目就比去年亲和了许多,每斤至少便宜了8毛钱。
白菜价格也下跌不少。去年受“韩国泡菜危机”影响,国内大白菜大量出口,国内供应减少,市场价格一度冲高至1元/斤,而今年冬储菜一开秤,白菜的批发价就是每斤2毛,价格下跌了八成。
在土豆白菜的引领之下,多数蔬菜价格回落。太原市物价局11月6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在其所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中,有七成价格在下降。
看着这么便宜的菜,贾女士直呼:“今天买得真过瘾!”100多斤白菜、两大袋子土豆、两大捆雪里蕻,还有一袋子萝卜和一大捆大葱……儿子汽车的后备厢已经塞得满满当当,只花了100多元。
与贾女士不同,来自岚县的土豆销售商冯师傅的心情则很郁闷。冯师傅的土豆是自产自销,去年一开始批发价是1.2元/斤,后来下了一场大雪,土豆价格站上了1.5元/斤的高位。他家的地头上,每天都有菜贩子哭着喊着要收土豆,可惜他种少了。今年,他多种了十几亩土豆。没想到,市场上的土豆又多了,一开秤,价格就让他傻了眼。而且,今年到地头收土豆的贩子也不见了,冯师傅怕天气一上冻,土豆坏了,只好自己出来卖。前两天35元一袋,每斤是四五毛钱,到昨天,价格就降到了55元两袋,每斤又跌了一毛。
大蒜生姜 风光不再
●大蒜:11月4日,集中在1.1-1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