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网语
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名妇女发帖称,当地一家正规医院给她开的是假药,而且当地药监部门可能存在企图掩盖事实的行为。
网闻寻真
本报记者范传贵
近日,一则题为《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向患者销售假药》的网帖出现。发帖人自称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因服用了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又名黑龙江省林业肿瘤结核病医院)销售的假药后,病情恶化。正规的肿瘤医院怎么会卖假药?为求证网帖是否为实,《法制日报》记者赶赴医院所在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展开调查。
患者
“医院卖了我一年的假药”
10月17日,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城市伊春,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徐秋裹得严严实实,在丈夫刘东的搀扶下来到和记者约好的地点,虽然走得不远,但已“上气不接下气”,平静了数分钟后才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
据刘东介绍,夫妻俩今年均42岁,育有一女。妻子在2004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在伊春市医院做了乳腺癌根除术,此后5年病情一直没有复发。直到2009年4月9日,妻子在哈尔滨肿瘤医院做骨扫描时,发现癌细胞有部分转移。
徐秋承认,题为《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向患者销售假药》的网帖是她发的。她给记者讲述的治病历程,与网帖内容并不二致:
“2009年5月,我因癌症复发入住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6月返回南岔区,并依据北京协和医院开具的药方,在黑龙江林二院购买配合化疗使用的‘卡培他滨片’。”
“从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期间,林二院给我开的药和在北京开的药是一样的,吃了近一年后,2010年3月到北京复查时,医生还说情况良好,将我的药量从一次3片减为两片。2010年5月,我又去南岔的医院拿药,一吃我就发现药和之前的有明显不同,我还咨询过林二院的有关人员,得到的回答是医院不可能出现假药。”徐秋说。
因为相信“医院不可能出现假药”,徐秋没有继续质疑,而是安心服药。直到今年3月,她再次到北京开药,巨大的差异让她无法不产生怀疑。“吃完药后的反应完全不同,北京的药吃完后舌头发麻、恶心、腹泻,这些都是药品说明上写着会出现的症状;但是在南岔开的药没有任何反应。”徐秋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2011年4月,刘东带着妻子返回伊春,正式向伊春市药监局和伊春市南岔区药监局举报,并提供了真假药物的样本。
徐秋在网帖中称,当地药监局在经过调查后认定,徐秋所提供的样本确系假药,并对林二院及药品销售商进行了行政处罚。“但当我向他们索要书面处罚书时,他们却不肯给我,告诉我只能口头通知”。这一举动被徐秋视为是“地方保护主义,当地药监局企图掩盖事实,漠视受害人权益”。
“我认为,医院卖假药实属罕见,这是伤天害理的违法犯罪行为……”网帖最后称。
药监局
“我们一直是很尽职在查处”
白色的外包装盒,粉红色的药片,徐秋将一真一假两盒“卡培他滨片”放在记者面前。乍一看上去,两盒药一模一样。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无论是印刷清晰度,还是药片颜色等,都有明显差别。那么,林二院开的“卡培他滨片”究竟是不是假药?
徐秋在网帖中称,她报案后,南岔区药监局派工作人员王成刚到林二院将“卡培他滨片”封存了。此后,伊春市药监局稽查支队队长田双利介入,田队长答复称已经于2011年5月10日给“卡培他滨片”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去函,请求罗氏药业认定该药是否为其公司生产,以判定真伪。
“2011年7月12日,田双力口头通知我和我爱人说,上海罗氏药业已经回函,称在林二院购买的该批次癌症化疗药物‘卡培他滨片’不是上海罗氏药业生产,该药涉嫌造假,我可以向林二院索赔。后王成刚通知我说,药监局已经对林二院及药品销售商伊春市利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给予罚款处罚。”网帖称。
10月18日上午,在伊春市药监局稽查支队办公室里,田双利看完网帖中的这些内容后,翻开他桌子前方的台历,翻到今年6月4日那页时,记者看到上面写着徐秋的名字、电话,以及“卡培他滨片”5个字。
“从她的陈述中你也看得出来,我们一直是很尽职在查处的。”田双利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查处过程正如徐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