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专家称假蜂蜜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酶法,都没有列入,这必然导致掺入大米糖浆的蜂蜜以及其他 的假蜂蜜继续泛滥。因此,中国蜂产品协会提出了暂停执行“新国标”的建议。   

  一项国标刚刚颁布、尚未实施,就被行业要求叫停,实属奇闻。    

  到底怎样才能检测出蜂蜜真假呢?

  蜂蜜真假鉴定,只能尽最大努力

  目前市场上假蜂蜜的类型一般有五种:

  一、用饴糖、果糖浆直接冒充蜂蜜;  

  二、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硫酸裂解白糖,从而冒充蜂蜜,熬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三、用少量糖,多加水,再添加增稠剂,来增加假蜂蜜的浓度;  

  四、用糖稀加色素、增稠剂调制;  

  五、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兑。    

  现在白糖价格高了,连白糖也不用了,就改用价格便宜的果葡糖浆或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甜味素等,再加上食用果胶等黏稠剂,成本只有几块钱,但调出来的蜂蜜不但能顺利通过国家的标准检测,而且比真蜂蜜更甜、更黏稠。 

  仅凭观察、品尝,来辨别、鉴定蜂蜜掺杂造假,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从形态、色泽、透明度、渗透性、黏度等等各个方面,造假者造出的“蜂蜜” 与真蜂蜜几无二致。所以,只有进行成分分析。但是国内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绝对可靠的方法来检测掺杂造假蜂蜜,只能尽最大努 力。

 

  目前,我国的一些技术机构在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基础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几种技术方法相互参照,对掺入大米糖浆等造假手段有一定的可鉴别能力。有的检测方法已经进入论证或审定程序。这些方法是:    

  一、碳同位素法。此法是2005版国标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来C-4植物的糖(玉米、甘蔗、高粱等C-4植物的淀粉糖浆)。在2005版国标实施后,这一造假手段基本淡出江湖,属于“C-3植物糖”的大米糖浆开始大行其道。

  二、SM-R法。能够检测出来C-3植物的糖(大米糖浆和甜菜糖浆)。   

  三、TLC法(即薄层色谱法)。可检测蜂蜜中是否加入了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转化的糖浆。   

  四、外来酶(即β-呋喃果糖苷酶)检测法。能有效检测蜂蜜是否掺杂蔗糖。 

  五、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HPLC-RID)。能测出来是否掺了麦芽糖浆。    

  六、LC-IRMS法(液相分离-同位素质谱法)。无论掺入何种杂物,均能通过测定其中碳的同位素差值来发现,国际上常用于进出口蜂蜜检测。   

  第二和第四两种方法,相关机构已经做了大量实验,正在履行审批程序,仍然需要接受相关论证和实践检验,距离上升为标准尚有一定的时间。   

  这么多检测手段,我国仅使用前四种。我省仅有第一种。

  辨假打假,各职能部门有心无力

  以上蜂蜜真假鉴定手段,前两种最为成熟和权威。   

  第一种设备,用于检测C-4植物的糖(玉米糖浆、甘蔗糖浆、高粱糖浆),河南省出入口检验检疫局配置有,但是一般只用于出口蜂蜜的检测。   

  第二种设备,用于检测C-3植物的糖(大米糖浆、甜菜糖浆),国内仅有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个单位拥有。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专家教你如何防流感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骨科专家独家解读如何养护颈椎
    专家支招缓解飞机旅行不适
    专家提示隆胸假体需25年一换
    专家称长期过量接触镉可致慢性中毒 影
    专家提示节后需防肛肠疾病
    专家称呼吸慢走路快可延年益寿
    专家支招上班族应对长假综合症
    专家支招如何挑选安全水产品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介绍爆竹炸伤如何处理
    独家 专家谈冬季如何养护心脑血管
    专家支招怎么喝酒不容易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