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作专项报告时说,目前,北京登记犬数量已达95万只,尚有100万只左右没有进行登记。
上述北京疾控中心人士说,近年发生于北京的狂犬病例,没有一只狗接受过狂犬疫苗免疫。
“十年前我们就说,狂犬病每年死亡2000多例的数字动不了了。”十年过去了,严家新的预言成真。
他认为,卫生部的工作已经做到头,而要管理犬只,仅靠卫生疾控部门还远远不够。
9月26日,东城区某社区的一位民警说,公安部门也不可能天天上街收容流浪犬,国内一些城市掀起打狗行动,引起社会谴责,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而要把狗管起来,是个复杂的过程。
9月27日,卫生部疾控局召集国内权威的狂犬病专家,主要听取他们对狂犬病防控规划纲要的意见。
这份仍在讨论的纲要提出,2015年,狂犬病报告病例数要下降50%。同时,讨论稿还建议成立由14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狂犬病相关的工作机制。
另据权威人士透露,卫生部、农业部协调,犬只的免疫有望纳入农业部的“十二五”规划,这一规划,最近将上报国务院。
“2015年转眼就到,即使写进规划,还是要看成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狂犬病专家说。
(文中狂犬病患者使用化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接触后预防狂犬病措施
与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程度
I级:触摸或饲喂动物,动物舔触处的皮肤完整(即无暴露);接触后措施:不用采取措施
II级:动物轻咬裸露皮肤,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接触后措施:立即接种疫苗和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III级: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动物舔触处的粘膜被唾液污染,或暴露于蝙蝠。接触后措施:立即接种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注:如果经适当的实验室检查证明可疑动物未患狂犬病,或如果家养犬或猫,经过10天观察期仍然健康,则可终止暴露后预防。
决定是否开始进行暴露后预防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暴露动物是否患狂犬病、暴露等级(Ⅰ-Ⅲ级)、动物的临床特征以及是否能对动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
在发展中国家,在决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时不应孤立考虑疑似动物的免疫接种状况。
“必须人打疫苗预防狂犬病”
近年来,中国狂犬病死亡病例每年保持在2000多例。9月26日,卫生部疾控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说,狂犬病防治已到节点上,病例数再下降有一定难度。需要建立健全动物免疫制度,在源头形成免疫屏障。
管好犬需全国性法规
新京报:中国现在狂犬病每年一直维持2000多例,是什么原因?
肖东楼:现在到节点上,再往下降有一定难度。
新京报:世卫组织倡议,2020年全球消除狂犬病,中国能完成这个目标吗?
肖东楼:世卫组织正组织专家研究消除狂犬病的行动计划,但具体目标和策略还未公布。中国也在研究制定2020年消除狂犬病的行动计划,但要达到此目标,关键要建立健全动物狂犬病免疫接种制度,在犬间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新京报:中国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狗,尤其是流浪狗,今后如何控制?
肖东楼:首先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有些省市已经出台犬只管理条例,但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犬只管理条例,这是当前控制狂犬病的一大障碍。
我国犬登记率太低。城市里犬登记率不到10%,农村就更谈不上了。只有严格登记备案到位,防控措施才能到位。
全国犬免疫在10%以下
新京报:下一步措施是什么?
肖东楼:就是做好犬的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
据有关调查表明,犬的免疫全国约在10%以下。要达到对人群的安全保护,犬的免疫接种率必须在70%以上,所以现在免疫屏障根本没有形成。
新京报:犬免疫涉及哪些部门管理?
肖东楼:狂犬病防控涉及卫生、农业、公安等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狂犬病防控,农业部门负责动物狂犬病防控,公安部门负责犬只登记管理。这几个部门需要紧密配合。
新京报:犬免疫应比人打疫苗省钱?
肖东楼:犬的免疫比人的免疫难度更大,成本费用也不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