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中,既有外地到北京的务工者,也有北京市本地居民,两者基本各占一半。
“来我们这里就诊的狂犬病病人,多数是农民。” 田地说。今年至今,地坛医院接诊8例狂犬病病例,几乎都来自河北农村。
《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分析,从人群分布上看,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形成不了免疫屏障。
“十日观察法”水土不服
动物咬人后十天仍健康,人排除感染可能;此方法遭到多方质疑
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如果被咬伤或者抓伤出血(Ⅲ级暴露),就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这是目前预防狂犬病最权威的做法。
但据统计,只有10%的咬伤出血病例,会选择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价格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传林说。
以较为安全的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为例,每十公斤体重需要接种一支,而每支的价格超过了250元,以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计算,一次注射,至少要1500元,且要自费。
目前北京使用的国产狂犬疫苗,一针价格接近50元,全程接种需要5针,即250元。
这样算下来,一人被咬后,需要花费1700元以上。
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狂犬病疫苗使用量约为1200万至1500万人份,年直接费用约为35亿至50亿元。中国使用了超过全球80%的狂犬疫苗份额。
另据《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描述,除了部分人忽视预防外,还有部分人,被猫狗抓舔后,就立即打疫苗,但仍还担心、忧虑,最后发展成强迫症和“狂犬癔症”。
严家新说,狂犬病的潜伏期是流传至今的谬误。
“其实被证实的最长记录只有6年。”好狗好猫流浪狗义工团志愿者雀雀说。
在一线进行狂犬病接诊救治的陈志海说,绝大多数病人在被病狗咬伤后,如果不做处理,发病期很少有超过六个月的病人。
据王传林推测,目前接种疫苗的1200万-1500万人中,有可能95%以上的人是在“陪打”。但是目前在没有办法判断哪些病例是被病犬咬伤的情况下,这种“陪打”也实属无奈。
9月27日,严家新提出,应早日在中国推行“十日观察法”,这是减轻被咬者打疫苗负担,以及消除误区的有效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发布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中说,如果动物在10天的观察期内,仍然保持健康,或经技术证实动物为狂犬病阴性,则可以终止治疗。其理论的前提是,健康犬并不传播病毒,得狂犬病的犬出现临床症状10天内会死亡。
但是在9月27日的研讨会上,严家新的建议,立即遭到现场一些专家和医疗疾控人士的反对。
反对之声多集中在,“十日观察法没错,但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并不可行。”
本报记者 吴鹏 北京报道
9月26日,上述卫生部负责人说,目前实行“十日观察法”有难度。特别是农村,有时候甚至都找不到咬人的犬。 这位负责人说,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狗群免疫率很低,仅10%的狗接受免疫。如果在观察期间出事,谁也负不起责任。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记者了解到的消息是,在卫生部即将发布的有关被犬咬伤后规范化处理的流程图中,“十日观察法”或仍然不会被采纳。
打死疯狗的无奈
北京每年20万人被咬抓伤,疾控部门每个病例都监控不可能完成
今年4月2日,北京丰台区的老方到通州一安置房工地工作,蹲下去逗一只流浪狗,被咬到上唇。
4月22日,老方被送到北京佑安医院,当时医生注意到他嘴角上淡淡的伤痕。这个部位接近中枢神经,感染狂犬病风险很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