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国际医学界导师,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斐里德·穆拉德 医师、医学博士
(Dr. Ferid Murad)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医学院终身名誉教授;知名药物“伟哥”理论发明人;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2007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斐里德·穆拉德博士所获奖项与荣誉:1996年获得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基础医学研究奖;1997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美国心脏协会的Ciba奖;1998年任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院士;2000年获得美国医学院校协会的Baxter奖;2007年获聘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他还有专著并与他人合著了334部医学科学著作。
斐里德·穆拉德博士
穆拉德博士1936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面包店楼上的小房间。小时候,他必须靠在家族小饭馆洗盘子、招呼客人来支付学费,但这似乎并不是一种痛苦,他笑称:“当时我并没有用笔写下来人们吃了什么,我把记忆这种细节视为一种游戏,这种训练对我日后的科学研究非常有帮助。”
他说,早年的家庭教育对他自己和两个弟弟在教育和职业选择方面产生了影响。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自己则在母亲和外婆身上学会了对人的同情和慷慨,而这也促使他最终选择医学。
他的事业是以药物和医学来治疗由人们的肉体病症导致的机体痛苦。他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定下了自己日后人生的三大职业取向:医师、教师、药剂师。这正是他如今所从事的。是什么让他如此执著?他认为是教育,也是人对价值的追求。
穆拉德博士透露自己最初选择医学研究的时候,父母有些失望,因为做医生似乎可以赚更多的钱。“但如果我有幸在这个领域获得成果,将不只是有限的人受益。”他看了一下房间里的人,“我希望给更多的人带来福祉。”他骄傲地说,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5个子女和9个孙子,但他仍是事业第一,家庭第二。
拉斯克医学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
——诺贝尔奖风向标
在穆拉德博士所获得的诸多奖项与荣誉中,除了广为人知的诺贝尔奖,还有一个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大奖——拉斯克奖。早在1996年,穆拉德博士就获得了拉斯克医学奖的殊荣。
拉斯克医学奖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996年穆拉德博士获得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最初设有3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Basic Medical Research)、临床医学研究奖(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和公共服务奖(Public Service,2000年被重新命名为玛丽·沃德·拉斯克奖,以纪念拉斯克夫人)。1997年,又增设特殊贡献奖(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拉斯克基金会于每年9月公布获奖者名单,在当月底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获奖者将收到奖金、获奖证书和一个刻名的象征战胜疾病和死亡的萨莫色雷斯的有翅胜利女神像。
拉斯克奖的评选结果通常于9月公布,而诺贝尔奖通常是在10月公布。而且,获得基础医学研究奖后再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更高。自1962年起,获得拉斯克奖的科学家中有半数以上在随后的数年里又获诺贝尔奖。迄今,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其中至少有68人相继获得过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在医学界又被称作“诺贝尔奖风向标”。
1996年拉斯克奖这一殊荣的垂青,使人们看到了穆拉德博士的伟大,所以当1998年诺贝尔奖降临之际,在世人看来,穆拉德博士的确是实至名归。
至高荣誉——诺贝尔奖
1998年,穆拉德博士获得了最高荣誉——诺贝尔生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