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聘的一名博士生,由于承受不了医院的压力,辞职到深圳北大医院,“她还打电话告诉我们,在那边轻松多了,还说儿科压力太大,后悔学了儿科。”而深圳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儿童医院去年940名医护人员完成了1500人要做的工作量,是最应该增加医生的单位。”
深圳市儿童医院新大楼在后年将投入使用,而医生的短缺将更加严重,“今年我们计划为新大楼后年投入使用增加的10个病区储备100多名医生,原打算先招65名已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来院进行培训,但后来原来一些有意向到我院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也纷纷流到其他地方,计划招收26名最紧缺的内科医生,目前能招到几个人也是未知数。”王科长说,“如果今年再招不够人员,不但新大楼建成后将面临没有医生、不能顺利投入使用的局面,连应付目前日益增长的门诊病人也是很艰难。”
□对策优化医疗流程降低费用
儿童医院挂号难、缴费难、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在深圳一直比较尖锐,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来医院就诊的患儿数量快速增长,儿童看病难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而为了解决看病难问题,医院在资源整合、重组优化流程、便民利民措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方便患者。
医院进行收费流程改造,推广使用一卡通就医,解决病人挂号交费排队时间长问题。“比如以口腔科为例,全面推行一卡通治疗以前,病人到该科就诊,由于有许多的检查和治疗,患者检查要先到收费处排队缴费,检查完需要治疗又要再到收费处排队若干次缴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全面推行一卡通就诊以后,病人除了可以自助挂号以外,每次检查和治疗的缴费都可以直接在医生的工作台上刷卡完成,省去了跑上跑下排队缴费的大量时间,既方便了患儿,又大大地提高了医生诊治的工作效率。”该负责人介绍。
同时,医院还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把控制病人的平均费用增长作为对各科室每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每个科室门诊费用每年增长不超过4%,这就抑制了医生开大处方。”据悉,从今年4月开始,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医院门诊每人次平均费用是150多元,住院费是5534元,是市属医院中最低的。”而且医院积极推广临床路径,根据诊疗指南收费,降低患者的费用。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该院的药费收入也是下降的,“以6月为例,门诊病人增长13%,出院病人增长7%,但医院总药费收入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多万元。”
策划:吕冰冰 向雨航
撰文:南方日报(微博)记者 向雨航 实习生 易榕 李少锋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周游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