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律对心脏最不利,经常性、持续稳定的锻炼才会健康心脏。
喜欢畅饮:酒精过量会升高血压,增加心衰风险。
吃得过饱:肥胖是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可通过少食、健康饮食等方法控制体重。
自我忽视: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健康,科学的指标最能说明问题,三高患者、超重者、吸烟者都要经常做检查。
爱吃红肉:研究发现,诸如培根、热狗等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风险。
拖延就医:55岁后,90%的人都会出现高血压等症状,所以经常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水平才能防患未然。
喷云吐雾:吸烟或吸二手烟都会促使血凝块的形成,致使心脏动脉阻塞。
忘记吃药:高血压是个“无声的杀手”,自我感觉良好可不是停药的依据。
不吃果蔬:有利心脏健康的饮食当然要以素食为主。除了果蔬外,还要有坚果、全谷物、低脂奶和高蛋白食品。
轻视异常:如果你平时一口气上三楼没问题,但某次突然上了一层就气喘吁吁、胸部不适,那就要赶紧看医生。越早治疗,心肌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小。
口味太重。太咸的食物会升高血压,多数人每天不应摄入超过2300毫克的食盐。高血压者应该限制在1500毫克之内。
定期给心脏做个保养
在黄力看来,人的一生如同一根燃烧的蜡烛,若是好好呵护,不让大风吹,不让雨水淋,就那么顺其自然让它慢慢地烧着,能照亮很长很长时间;但若是不停地“煽风点火”,大火苗燃烧,它很快就会烧完,甚至会“啪”地一声中途熄灭。心脏也是如此,专家们提醒大家,“每一颗心脏都需要你的善待。”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经常给心脏做个保养,是我们对它辛苦劳累的最好报答。
红黄绿白黑搭配好。红指葡萄酒,每日50―100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日1小碟;绿指青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克。每天喝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喝三杯“安全水”。第一杯是在睡前半小时喝的凉开水;由于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午夜2时左右,患者应在深夜醒来时饮下第二杯水,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现腹泻、呕吐症状时;第三杯水安排在清晨醒后喝,这杯水非常重要,可稀释黏稠的血液。
坚果是心脏的最佳零食。目前,美国心脏学会已经将坚果列为“护心食品”。有研究表明,每周进食2次杏仁,每次一把(30克)左右,大约20—25粒,长期坚持,患心脏病或冠心病的几率就会降低50%。
多点幽默感。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比较没有幽默感,或在面对尴尬场面时通常不会利用幽默解围。即使是遇到开心的事,也很少发笑。而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比那些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带计步器快走。人在快走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的护心法宝就是,每天带着计步器快步走一万步,9年来几乎从未间断。研究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减少69%,死亡率减少
73%。
深蹲起是最好的“心脏操”。动作要领是:先做下肢屈伸,放松腿部及脚踝,以防损伤。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重复下蹲10至15次,每天可进行一至两遍。整个过程中注意呼吸配合,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现头部缺血现象。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