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较高,致死量为每公斤4克,即一名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200克才会达到致死量。但是她强调,尽管害处不大,这种防腐剂还是会增加人体肝脏系统的负担,建议人们不要过多的食用可乐等食品。
质疑:可口可乐是否采取双重标准?
同种食品在我国内地检测合格,而在其他国家地区检测不合格的事件并非只此一例,这也常是我国产品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之一,背后显示的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安全标准的差异,而在经过奶业标准“内外有别“之后,消费者对于双重标准的不满正在累积,食品国家标准的升级显得尤为更为紧迫。但在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消费者也需更为理性客观。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陈君石日前就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曾表示,在国际贸易中,常出现一国通过提高标准以限制他国对其出口食品的事例,这是以提高标准来设置壁垒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得出标准内外有别的结论。
他认为只要是按照我国的标准生产的食品本身就都是安全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未能按照标准执行,甚至进行了非法添加,导致安全隐患。瘦肉精、染色馒头都是这样。当然,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提高,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食品安全标准必定会随之提高,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另外我国食品标准也确实存在乱象,例如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卫生标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另一套是食品质量标准,是按照产品质量法制定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两套标准长期并行,且互不沟通。在实际执行中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
再加上我国还有一部分食品的行业标准也是强制执行的,就更增加了标准乱象。为此,2009年,食品安全法公布执行后,明确要清理整合现有标准,执行一套国家强制标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认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在事件中出现的这种防腐剂究竟是什么?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又叫尼泊金甲酯,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结晶,易溶于醇,醚和丙酮,极微溶于水,沸点270-280℃。主要用作有机合成、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也用作于饲料防腐剂。由于它具有酚羟基结构,所以抗细菌性能比苯甲酸、山梨酸都强。其作用机制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可抑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
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国际上公认的广谱性高效食品防腐剂,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都允许在食品中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酱油、醋等调味品、腌制品、烘焙食品、酱制品、饮料、黄酒以及果蔬保鲜等领域。
目前国际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每日摄取允许量,为每人每公斤体重10毫克。以体重60公斤者为例,一天至少吃600毫克并长期食用,才可能危害健康。有资料显示,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皮肤、黏膜发炎和产生女性荷尔蒙。这种防腐剂大多添加在食品中,化妆品也会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