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大豆,如果以后外国一旦不卖给我们大豆,豆油厂马上就要停工。前段时间我们禁止某些转基因大豆进口,马上就有炼油厂跟政府来谈,因为他们不能生产了。我们自己生产大豆的“武功”基本被废掉了,国际一些寡头企业垄断了相关技术。大家应该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把人类全部的基因测出来,每个基因都会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全球共享的基因组计划美国投入最大,中国人也参与其中,这对人类健康未来有及其深远的影响。但这些基因是干什么的?是有知识产权的东西。以后一个基因很可能形成一个产业,如果我们不去发展生物技术,以后这些疾病完全都会控制在外国人手里。一个基因就可能是一个产业,一个基因很可能决定健康,决定治疗疾病的重要的武器。我也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不懂。有些人大代表说,未来为了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的食物里不能有任何转基因在里面,我说如果没有基因,那吃什么?他可能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基因中,只是转入了完全可控、安全的基因。至于美国人从来不吃转基因食品,只卖给中国人吃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不标识,美国70%以上的大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美国人要想不吃转基因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联合国粮农组织每年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都有报道,大家如果去看那个就会知道,转基因食品真正第一消费大国还是美国。
欧洲现在正在启动风险交流计划,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进行风险交流的科学家。他们也发现有些科学家为消除消费者的疑问做出的回答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没有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他们有培养计划。我今天讲这些内容就是希望大家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的知识,放心消费、快乐生活!
罗云波:各位听众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在健康大讲堂跟大家一起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刚刚我仔细、认真听了陈院士的报告,也得到很多启发,陈院士刚刚比较系统的把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为大家做了讲解。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提到了风险交流,其实健康大讲堂也是跟大家交流的平台。我本人也是普通消费者,也是借此机会跟大家共同交流。
我主要讲讲监管体制的问题,最近大家对我国监管体制多有诟病,实际上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不是中国人才有。但刚刚陈院士说了中国力度很大,我感觉大家正在打一场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要把食品安全问题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实际上食品问题刚刚陈院士也讲了,国内外都有,而且还很严重。这张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我们还能吃什么?”这跟我们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是一样的,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每个国家选择自己的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做选择。但是监管无外乎是两种管理方法,一种是单一监管,一种是多部门监管。单一部门监管是政府设置独立的安全监管部门,把所有的食品安全监管全权委托它负责。这里有德国、加拿大等等。另外一类就是多部门监管,把食品安全的职能分属指定在几个政府部门,共同监管。往往在国际上的情况,单一部门的人说我们这个不合理,为什么不多几个部门来管?因为食品生产产业链很长,从农田到餐桌,从加工到流通,是很长的链,一个部门管不过来。比如德国这次出血性大肠杆菌对蔬菜污染造成很大部门,德国由一个部门监管,由 此有争议为什么不多由几个部门管理?而中国是九龙治水,老百姓一片质疑声,为什么不能指定一个部门管?国际上多部门管理要学单一部门管理,单一部门管理的又要学多部门管理,所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我个人认为由于食品链条很长,涉及到的行业、学科(生物、化学、工程)非常多,就像中国农大食品学院的学生们最辛苦,因为连医学都要学,食品监管由一个部门管理很难到位,多部门管理的好处是可以把专业部分由专业部门监管,但也会造成问题,产业链中本来是封闭的,但由于部门的分割出现空白、交叉。多部门、单一部门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加强综合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监管任务。食品安全法以后,中国设立了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层级的议事协调机构)来协调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
我个人对食品安全的判断和陈院士一样,基本状况还是好的,消费者基本消费安全有保障,但是我们不是没问题,而是问题很多。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我丝毫不怀疑,基本消费安全有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监管水平和人民素养的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水平还会不断进步。这里我说的是基本水平的消费安全,因为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国家经济水平紧密联系。刚刚谈到出现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又有很多矛盾纠结在一起,我国提供原料的农业生产者非常分散,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很低,上亿小农户。我国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占到有执照的加工企业80%以上,虽然只占30%的食品生产份额,但吸引了大量就业人群。虽然有食品安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