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都由国内总代理找生产厂家配套生产的。因为美国为直饮水,不需要前置过滤器等装置,而中国水质相对来说杂质较多,因此需要额外添加装置保护主过滤器,以延长寿命。
而与国外某些品牌厂相比,国内净水器产品的生产与配套品质更是参差不齐。
中消协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国内已获和待获卫生许可批文的正规净水器生产企业有1200多家,还有2000多家无专业设计、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小作坊。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净水行业委员会秘书长顾久传指出,"净水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是活性碳,包括椰壳炭、果壳炭还有廉价的煤质炭等,由于价格差异大,吸附能力强弱悬殊,其净化效果依次递减。"
而这些材质差异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因此,有某些小厂就出现用低价煤质活性碳替代椰壳活性碳,拿回收塑料替代食品级塑料用在涉水部件上。更有甚者,有些活性碳生产厂回炉处理报废的活性碳,再充新品卖出或掺进新活性碳中,以降低成本和售价。
"中国净水行业是一个由众多中小企业耗费十年之功推动起来的行业。"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师庞亚辉曾这样描述,但国内净水行业增长潜力巨大,相关规范和管理还需完善。
早在2009年,众多知名品牌净水器就曾因菌落总数超标而被卫生部通告。随后出现了被抽检的问题产品停止销售。
近年来,中国净水器行业发展迅速,净水器产量以每年42%~50%的速度增长,产量已居全球首位。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安全饮水高峰论坛上,有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全中国有1/4的家庭安装净水器,那么净水器的需求量就有1亿台,若按每台1000元计算,中国净水器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巨大的潜在市场引得众多不同规模企业正前仆后继地涌入这片蓝海。
然而,我国对活性碳的质量、安全性与功能并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甚至水处理设备一直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行业标准体系。
据笔者了解,最近有关净水器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净水行业委员会已向有关标准管理部门提出了包括净水器的生产、维修以及膜技术等13项国家标准和21个行业标准的制定申请,目前已有11项标准获得批准。
上一页 [1] [2]